• 复旦泛海国金FMBA PT+首期班学生朱姝:拒绝朝九晚五,金融让我不断挑战自己
    复旦泛海国金FMBA PT+首期班学生朱姝:拒绝朝九晚五,金融让我不断挑战自己

    出身于金融世家,朱姝很早就明确了自己的方向。她不安于朝九晚五,毅然离开条件优渥、前景明晰的银行,只身从深圳来到上海,投身一级市场,在这里她觉得自己终于成为一个真正的金融人。她期望,利用自己在资本市场的经验,去寻找发现真正想做实事、心怀世界的企业和企业家,帮助他们做大做强,这是她的金融理想。 朱姝从小在深圳长大。当年蛇口一声炮响,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亦见证了深圳经济的腾飞。身处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前沿,她能更深刻地感受着时代发展的波澜壮阔。 “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赋能。”在浓厚的金融氛围中长大,朱姝从小就懂这一点。父辈均深耕于不同的金融领域,有业界的高管,也有在国内最顶尖的高校担任金融学教授。别人看动画片的时候,她却要和家人一起在电视上看股市大盘。朱姝像泡在金融里长大一样,自然走向了金融这条道路。 “拒绝朝九晚五,我想要挑战” 公务员,留学还是进企业工作?面临毕业后的选择,于大多数人而言,可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2010年,同时拥有金融专业和法律专业复合背景的朱姝在毕业季同时拿到这三种offer。但天性喜欢挑战,朱姝最终放弃了令人羡慕的公务员及国外高校的录取通知书,选择进入国内首屈一指的零售银行历练。她相信,那里有更广阔的天地。 初入银行,怀着饱满的激情做到了KPI全行第一,行长委以重任,晋升路线也很明确,但在最初的新鲜感退却后,朱姝却感觉在银行如温水煮蛙,日复一日,不断重复。一次偶然机会,她接到一家上海券商的offer,去还是留?各种想法在心中博弈。她不断问自己三个问题, 职业规划、职业前景,以及最现实的问题:去家前往一个陌生的城市,能否适应? 不断发问的过程,让朱姝逐渐理清了思路,找到了最终的答案。“我曾经放弃了一次当公务员的机会,因为我很清楚我要的不是朝九晚五,而是充满挑战的生活。我有着清晰的职业规划,为了自己想做的事业,有勇气、有力量面对一切。” 2011年,在银行工作一年后,朱姝放弃了优渥的待遇和前景,离开深圳来到上海,开启了投行工作。 “如渴如饥,成长让我很有成就感” “深圳是一个适合创业的城市,英雄不问出处,野蛮生长,充满变数。相比之下,上海是一个更加成熟的市场,金融在这里扎根近百年,已经渗透到城市骨髓。从专业化角度来看,上海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在上海工作近10年,朱姝越来越相信当初的决定没错。 初入投行,朱姝用“如渴如饥”来形容自己。“从银行到投资银行,是一个巨大的转变。从客户群体上来看,是对私向对公的转变;从工作性质上来看,是多种简单的产品匹配多个客户到单种复杂的产品匹配单个客户;从工作要求上来看,涉及的知识更广、更专业、更综合。”朱姝坦言,来到投行,她终于感觉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金融人,每天都是随时准备的状态,每一个项目出来后都能得到一个不同的自己,这种成长的感觉让她特别有成就感。 在投行,常常一个项目走下来,就要几年时间。每一趟都是未知的旅程,能否敲钟上市充满不确定。每一次朱姝和团队都全力以赴,陪着一个个客户成长,不断积累各行业专业知识,帮助并引导客户处理各种问题,各中艰辛自不必说。最后的光鲜属于敲钟的人,但每一步走下来都是扎扎实实的实力。投行的经历,教会朱姝做事的逻辑,让她从宏观的角度思考问题,也对一级市场的认知愈发深刻。 随着工作资历渐长,朱姝对自我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她依然期待不断探索自我,她称之为本能的求知欲从未懈怠。在做了充分的尽调后,朱姝选择了复旦泛海国金,为自己的职场下一站做准备。 “仰望星空,也脚踏实地” 在复旦泛海国金FMBA PT+首期班的教室里,常常可以看到朱姝背着电脑,上一秒手指如飞处理工作事务,下一秒关上电脑迅速切换学习模式。工作和学习在朱姝这里并非泾渭分明,她更期待能够融会贯通。 朱姝希望未来三到五年继续在一级市场深耕,在专业上更加精进,为客户提供更多更优的方案;同时扩大业务范围,更多地接触国际并购业务。因此,专业化、国际化,是朱姝选择复旦泛海国金的首要原因。正如项目组老师一直强调的,复旦泛海国金FMBA PT+项目旨在培养兼备国际金融视野、精晓国际金融之术,同时深谙中国金融实战、运筹中国金融之道的全球金融领袖。 尤其打动朱姝的是,每一门课都会配一个业界导师,在真实的商业场景中实战。在学习“公司治理”的课程中,她跟随上海某上市公司董事长投入一个项目,站在企业高管的角度进行分析和实践,这与以往她在中介机构的思考角度完全不一样。“以往都是我们要企业按照资本市场的要求给我们各种材料,我们对企业整体经营的分析是有限的。这次实践让我从战略的角度去分析企业的业务,看到更深入的东西。” “随着科创板的开闸和注册制的兴起,越来越多优秀的公司将登上资本市场的舞台,未来一段时间内,市场并购交易将持续活跃,对我而言是较好的职业成长机遇。”关于职业愿景,朱姝既仰望星空,同时也脚踏实地。一方面,她希望回归金融服务于实体的本质,尽可能地减少资本的短期逐利性,追求长期的社会的利益,这是她的理想。另一方面,则期待利用其在资本市场的经验,去寻找发现真正想做实事、心怀世界的企业和企业家,帮助他们做大做强,这是她立足当下的思考。 这里有金融人的责任,亦有复旦人的底色。她说,那些能把很多事情做好的人,都有共同的特点,就是热爱且专注。朱姝对金融的热爱,有目共睹,那近乎本能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让她专注且执着。中国金融的力量,就是来自每一个像朱姝这样不惧挑战、心怀理想的金融人。未来可期!

    2020-09-16

  • 复旦泛海国金2020级FMBA PT+学生马浩君:和优秀的人一起享受“竞争”
    复旦泛海国金2020级FMBA PT+学生马浩君:和优秀的人一起享受“竞争”

    “每一分努力都会被看见。” 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2020级在职金融MBA(FMBA PT+)项目“预审面试奖学金+联考奖学金”双料奖学金获得者马浩君这样表示。 因为一次偶然的实习,马浩君从数学专业转向了金融行业,由此更明确了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从业七年之后,他明确意识到自己需要一个再度学习的机会,系统完善本科阶段缺失的金融学知识。 在咨询了同行的前辈和同学之后,马浩君报考了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FMBA PT+项目,并一举斩获双料奖学金。这对于他而言无疑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开端:“我希望能在接下来的两年中全面完善知识结构,和新的同学们一起奋斗。” 爱上金融业的挑战与激情 本科就读于复旦大学数学系的马浩君,在大四那年找到了一份在外资银行金融市场部的实习工作。“在此之前,我对金融业几乎一无所知。”马浩君坦言。 正是这份实习,为他推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市场部交易员的工作涉及外汇、利率的衍生品交易。“由于是场外交易,工作环境会很喧闹,有时候就像个菜市场。”但身边业务能力突出的交易员、极富挑战性的工作内容、紧张而刺激的交易氛围以及时时刻刻正在发生的数字博弈,这一切都让马浩君心跳不已。他萌发了想要留在金融行业的念头。 当年,与他一起竞争交易员这个职位的还有一位名校的实习生,他们经常一起分析市场,有时也暗暗较劲:你晚上八点半发一份研究报告,我明早重新出一份更好的交易思路。“我相信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每一分努力都会被看见。” 最后马浩君留了下来,而另外一名实习生则去了一级市场,他们成为了很好的朋友。“这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惺惺相惜吧,这个行业就是一群优秀的人在一起良性竞争。”马浩君说。 虽然职场的开局很顺,但没有系统学习过金融知识始终是他的一块“心病”,尤其随着工作经历的累积,马浩君对自己的综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2019年,马浩君跳槽到一家外资银行,在咨询了前辈朋友、全面比较师资力量之后,他选中了复旦泛海国金FMBA PT+项目作为职场“加油站”。“我高中就在复旦附中,本科是复旦大学的,现在读研究生仍然选择了复旦,这或许就是某种缘分和坚持吧。” 从面试到入学,FMBA带来惊喜 在正式工作之前,马浩君曾经有机会去国外攻读研究生。他高分通过了GRE、托福考试,还拿下了国外几所知名大学的offer,但最终因各种原因放弃了。“当初我没有出国而是直接参加了工作,这次我又重回复旦读书,我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马浩君说得底气十足。 从复旦泛海国金FMBA PT+项目面试开始,他再次体验到了当年实习时“竞争又合作”的充实与兴奋感,这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复旦泛海国金FMBA PT+预审面试形式是组面+个面,组面通常是四位考生一组,由小组讨论、小组陈述和小组互动环节构成,这意味着同组的成员既是队友又是对手,又要体现团队合作精神又要让自己可以脱颖而出,在小组陈述环节,马浩君所在小组的前三位发言的同学都超时了,第四位同学还来不及发言,时间就已经到了。马浩君和组员商量之后,决定把之后小组互动的发言时间尽可能多地让给这位同学,最终他们都顺利过关。 实际上,正是从面试开始,马浩君就已经得到了来自复旦泛海国金FMBA PT+的“大礼”:“面试第二轮的一位老师就是金融市场的专家,对于我的事业发展给到很多中肯的建议。” 入学后的马浩君,非常享受在复旦泛海国金FMBA PT+开启的全新“朋友圈”:“同学们都有丰富多元的行业背景,可以给到彼此互相碰撞的思维启发。在项目的pre-course阶段,他已经发现了小组中藏龙卧虎的“高手”:“有一次我们要录小组介绍的Vlog,结果很惊喜地发现团队里就有个Vlog达人,最后我们的作业获得了很高的分数。”马浩君开心地回忆道。 面对正在展开的学习生涯,马浩君有太多期待和计划。他的list上列满了各种任务:比如系统了解金融理论和金融市场、在编程能力上有所提升、结识更多不同背景的朋友等。他信心满满地表示:“中国金融环境正在迎来转型和提升,我希望自己未来能发挥所长,为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做出贡献。” ▲ 马浩君及其家人 ▲ “奖学金”达人马浩君的备考经验 1-重视申请材料:不要忽略提交申请材料的环节,这是一个系统梳理自我、总结优势与不足的绝佳机会。认真准备申请材料有助于你在后续的面试环节建立清晰的态度,拥有更多底气。 2-设定面试思路:围绕学习的目的、计划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回答思路和要点,最重要是体现出你对自我的认知和定位。 3-善用模拟考试:要抓住考前模拟等这些难得的“实战”机会,找回读书的感觉;并且在每一次模拟考中,反思和总结自己的过失和经验。 4-保持做题的节奏: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尽量保证每天刷题,这样才能在考试现场保持做题节奏。通过刷题可以针对MBA联考中的逻辑和数学总结出一些适用的“套路”。

    2020-09-16

  • 20+追梦,30+进阶,她为何选择复旦泛海国金FMBA PT+ ?
    20+追梦,30+进阶,她为何选择复旦泛海国金FMBA PT+ ?

    “从四大事务所,到知名基金公司; 是什么支撑她完成自己的华丽蜕变? 是什么引领她在梦圆时选择回到校园? 让我们走近今天的主人公: 复旦泛海国金FMBA PT+首期班学生——龚璇。” 更快的变革节奏既意味着挑战,也蕴藏着机会。最大的难度在于不断地主动探索,以崭新角度和视野去把握契机,以全新思维方式来审时度势。如何持续提升认知,升级思维?来到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求学,是龚璇的选择。 20+追梦,成为职场“她力量” 出身于书香门第,龚璇没有选择女承父业成为一名医生,而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弃稳求变、选择挑战,未毕业就一脚跨入了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四大更像是人生的第二所‘大学’,四大人都很相似,敢梦能拼,几乎所有人都在为追求更高职业素养持续精进。” 深受四大职场中“她力量”的影响,工作圈中的优秀女性榜样不断推动她继续向前。除了在工作中持续提升专业能力,龚璇将几乎全部的假期都用来备考CPA与CFA。“相对于其他传统金融业,我服务的资产管理行业,仍在加速成长期。随便推开一扇窗,外面就是一片新天地。持续学习能让我更好应对持续变化的环境。” 工作未满三年,龚璇已破格从IC(Individual Contributor)进阶到Team Leader。“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除了继续精通自己的专业技能,我开始学着带领团队追逐更高的目标、影响与培养团队伙伴。Good times, hard times, but never bad times. 比起一人单打独斗,我更想用这股‘她力量’影响更多人。当我所带领的团队超出预期完成项目并得到认可时,我感受到满满的成就感!” 30+进阶,“Work-life blended” “在四大摸爬滚打5年多,工作中的‘不确定性’在逐渐减少。而我服务的资产管理行业持续处于时代机遇创造的行业飞速发展期,行业变局中充满着机遇与挑战,行业也能带给个人更大的发展前景。” 2016年女儿出生,休完产假、重回职场的龚璇不但没有遇到职场女性的天花板,反而得到来自基金公司更高阶职位的邀请。 身兼“新手妈妈”“金融职场新人”双重身份,在谈及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时,龚璇说“不存在绝对的‘work-life balance’,我更相信‘work-life blended’,接受工作与生活中各种动态变化的挑战,不断尝试以更好的方式融合工作和生活。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重心,集中精力去完成当下阶段最重要的事情。注重长期,做时间的朋友。” “在很多人眼里,为担任好母亲的角色,最好在工作上选择‘安稳舒适’。但在‘迎接挑战’和‘安稳舒适’之间,我始终会选择前者。尤其是女儿出生后,我更多考虑如何为她树立榜样,如何成为女儿的‘她力量’。” 重返校园,为下一步进阶保驾护航 尽管多年专注的工作学习已形成知识沉淀,但龚璇深知自己在系统思维、知识体系构建上还有很大成长空间,而忙碌的工作生活状态让她更关注高效率的学习方式。“在当下这个更为迫切需要快速回应的时代,我们必须要不间断升级自己适应变化的能力,机遇将更多存在于舒适区以外的新环境中。” 在对比很多FMBA项目后,龚璇选择了复旦泛海国金的在FMBA PT+(在职金融MBA)课程。 “首先,复旦泛海国金FMBA PT+的课程安排很用心,除理论课程丰富学生认知体系外,不少的实践探索类课程能有效组合输入与输出,形成学习闭环。课堂多采用开放式教学,教授希望能授人以渔,让我们在课堂上充分分享个人想法、碰撞思维,突破思维定式,去挑战他们的观点。” “其次,班上的同学是来自金融界和其他行业的各路精英,从他们身上能快速学习不同行业的知识,也能了解到他们成长之路上的独门秘籍。不论在课堂还是课外,我们都能凝聚在一起,彼此鼓励,相伴成长。” “最后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教授、导师团都是金融界的大咖,有很多国外知名商学院的终身教授,也有国内头部金融机构的高管、金融业界知名人士,他们不仅赋予我们丰富的行业知识,还与我们分享人生经历,鞭策激励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他们除了是教学导师更是人生导师。相信这段学习会为我下一段更精彩的人生保驾护航!” 复旦泛海国金在职金融MBA(FMBA PT+) 龚璇和其他FMBA PT+的小伙伴们一起,已经在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开启了他们的新旅程。我们期待同样优秀的你加入。 2021级复旦泛海国金FMBAPT+预审面试申请正在进行中。 欢迎致电招生老师了解项目详情。 了解高额奖学金信息,请点击下文链接。 复旦泛海国金2021入学FMBA PT+ 奖学金大盘点 | FMBA

    2020-09-16

  • 从追求“严谨”到超越“严谨”,8年高级交易员为何选择复旦泛海国金FMBA PT+?
    从追求“严谨”到超越“严谨”,8年高级交易员为何选择复旦泛海国金FMBA PT+?

    从大学选专业时随意的青葱少年,到风格严谨稳重的高级交易员。一个普通的理科生,如何在香港发现让自己热血的工作?又怎样从濒临崩溃的“低谷”走出,成为获得银行间外汇市场优秀交易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主题建功奖的认可?走进今天故事的主角:复旦泛海国金FMBA PT+首期班学生——唐琦。 武汉-香港-上海,从“随性选择”到“刻意成长” 2007年,唐琦考入华中科技大学时,还不知道“误打误撞”选择的数学专业,对未来有什么作用。 “那时候,我是个非常随性的人,对未来没什么概念。有的同学一开始就很清楚:未来想做编程、研究或者当老师。但我都没感觉,只是对金融有点兴趣,当时就选择了武汉大学金融学的双学位。” 真正让他明确要往交易员这个方向发展,是2010年他申请到一个在香港跟交易相关的实习机会。“在香港的实习和在武汉的学习节奏反差特别大。那时候早上10点上班,下午6点下班,回到酒店盯夜盘,然后做PPT和报告,一般都到凌晨2、3点,睡几个小时,然后接着上班。整个实习期间都像打了鸡血一样,一直这样循环。” 就是这样高强度、快节奏的实习经历,让唐琦对广阔的金融世界有了直面而立体的初认识,更重要的是,他发现在这个广阔的金融世界里,自己最喜欢也最适合的位置,正是交易员。 毕业后,唐琦选择来到上海,开始了他真正的交易员生涯。 数学:定义我“严谨”的个性和风格 工作8年,谈到自己现在的工作,唐琦说曾经的数学训练塑造了他严密的逻辑思维和严谨的交易风格。 “我记得我第一份工作面试时, 面试官问我一个问题:‘那么多金融科班出身的人,我为什么要选择你这么个数学背景的呢?’我告诉他:‘因为我逻辑思维强。’面对行情,你怎样说服他人相信你的观点?你的依据是什么?这些都需要层层分析与推导。严谨的逻辑思维是我在数学专业学习和训练中培养出来的。” 这些年,唐琦获得过银行间外汇市场优秀交易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主题建功奖等奖项的认可,但他说,对工作印象最深刻的,却是几乎要“崩溃“的那一段经历。 “我有段时间差不多整整一个月,每天在亏钱。亏到快要逼近我作为交易员的月止损线!当我回头看的时候,我认识到是一开始自己对市场的判断失误,后来就是个人情绪的不断作用,心态失衡、睡眠不好导致我身体状态也不好,然后恶性循环,工作状态更加糟糕。这段经历让我成长了很多,因为交易员是一个高压状态下、特别容易暴露人性弱点的工作。我意识到要平衡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控制自己的情绪是多么重要。” “现在我是很严谨、重规划的人。工作上每天什么位置开仓、平仓,我有自己的策略。在生活中出门旅行时,我也一定是做计划、订酒店的人。” 选择复旦泛海国金FMBA,突破自我定义 “严谨、重规划”的唐琦在工作的第7年开始了新的规划。此次他规划的目标,却是突破自己“严谨”风格的限制。 唐琦坦言,尽管“严谨”风格让他收获了很多,但也会错失一些机会。他也期待自己能在保守和激进之间掌握平衡。 为什么选择到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FMBA PT+学习? 他说,本科阶段虽然学习了金融双学位,但内容是比较基础和片面的,跟实务接近的课程更多是研究生阶段。偶然一次和朋友谈到未来职业规划时,他意识到,也许是时候系统学习金融了。于是,考研就正式提上日程。 “在这个行业打拼,我发现圈子里复旦的校友最多,时间长了我也有了‘复旦情结’。在当今金融领域,复旦大学位列国内三甲,沪上第一。对我而言:复旦不仅有金融的硬核理论研究、更有金融的优美人文底蕴,刚好‘中和’我严谨的理科思维。在上海选择金融方向的研究生,除了复旦,我没有考虑过其他学校。” “选择项目的时候,我之前的老板亲自给我推荐了复旦泛海国金FMBA PT+项目。他本人也是行业内多家商学院的客座或特约老师。他告诉我,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是为了服务国家金融战略,按照国际一流商学院管理模式和标准创办的创新型学院。给FMBA项目授课的老师们,有的是国外知名商学院的终身教授,有的是金融行业的高管。这样师资配置的MBA项目,在国内是凤毛麟角。” 现在,唐琦和其他FMBA PT+的小伙伴们一起,在复旦泛海国金已经开启了他的超越之旅。 目前,2021级复旦泛海国金FMBA PT+正在热招中,欢迎致电招生老师了解项目详情。 了解高额奖学金信息,请点击下文链接。 复旦泛海国金2021入学FMBA PT+ 奖学金大盘点 | FMBA

    2020-09-16

  • 复旦泛海国金FMBA首期班学生许文婕:读书是为了接近更真实的自己
    复旦泛海国金FMBA首期班学生许文婕:读书是为了接近更真实的自己

    “感谢当年努力的自己。”许文婕坦陈,与清北复交的毕业生相比,她的职业开场并不完美,也深知职场对于女性的要求更为严苛,因此只能付出加倍的努力。关于自己的关键词,她给出了“好奇心、洞察力和专注”,随后又加上了“真实”,不愿曲意迎合,不断探索自我,她深信“读书是为了接近更本真的自己。”    感谢当年努力的自己 就读国际贸易专业的许文婕因为机缘进入银行,当时只是觉得在银行工作是份不错的职业,这一待就超过了十年。  最初在经营单位营业部,几乎对所有条线的业务都熟悉了一遍,她笑言“基本上去开一家都没问题”。对于这段自称“不够完美”的职业开场,许文婕始终心存感激,“在经营单位的那些年还是有意义的。因为我相当于是从一个更基层的角度去了解到底整个业务的脉络和触角是怎样伸展出去的。等到我后面来到更高的层面上去做投资管理,其实我的角度会比别人更加的丰富和多元。”  转折在2011年,许文婕进入总行资管部门。回忆其中曲折,她认为有“贵人”赏识,也源于自己不间断的努力。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许文婕就决定报考CFA。当时培训班还没有普及,许文婕全靠自学。每天下班后,雷打不动,学习到半夜两点。凭着一股韧劲儿,许文婕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就迅速把CFA的三个级别拿下。  也正是这段经历,让总行看到了她内在的潜力和自驱力,帮助她的事业走向更开阔的领域。   但学习的习惯始终没有间断。被称为“考证狂人”,许文婕“名不虚传”,随着职业路径的清晰和视野的开阔,她不断看到自己的局限性,因此从不放松自己。“每年都要学一些东西,不然就觉得不舒服。”  好奇心是人类智慧的原点 许文婕从小就是一个自驱力特别强的人,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读书是她与世界交流的重要方式,不光金融,文史哲也广泛涉猎。钻进书店或者图书馆,一待就是一天,她喜欢这种沉进去的感觉。“我觉得好奇心是人类智慧的原点。”  一边读书,一边思考,随之而来的是洞察力不断提升,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2011年,刚进总行资管部门的许文婕就敏锐地发现到一类由保监会发文鼓励保险等资金进行投资的类固收资产。当时这类资产仅保险或保险资管资金在投,并没有银行或银行理财的资金参与。在许文婕的努力下,所在银行最终引入该类新资产,成为银行理财资金投资该类资产的业内第一家。这事儿也坚定了许文婕在资管行业的信心。  这些读书的“红利”让许文婕始终相信学习的力量。一路伴随资管行业发展,许文婕的天地更加广阔,挑战也愈发复杂。“海外的资管行业跟我们国内的资管行业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它们之间无论在理念上还是管理模式上均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何实现管理理念与模式的转变?国内资管行业接下来怎么发展?监管会沿着什么样的路径?”带着这一系列问题,许文婕决定回到校园寻找答案。  “过去是‘自学成才’,现在需要更加系统的学习。”  读书是为了不断发现自己 许文婕对自己的定义里有一条是:专注。但她其实又不太确定,因为她自己实在是一个太丰富的人。  她自称“斜杠中青年”。目前所在行业面临重要调整,许文婕在其中承担了重要角色。即便如此,她依然“不安分”,不断给自己揽各种事儿:作为民主党派每年会参与各种年度课题,和朋友业余时间一起做中国风险案例,还作为发起人成立了复旦泛海国金第一个俱乐部“复旦泛海菁睿读书会”……  她享受的是不断开拓自己,开阔眼界的过程。来到复旦泛海国金就读FMBA本身,对许文婕而言就是一个全新的体验。无论是正式入学前的沙漠挑战赛等各种活动,还是入学后课上学习的系统性知识,以及与不同领域的同学的交流碰撞,都不断重塑着她的生活,为思维开拓新的边界。  在复旦泛海国金接触到“女性领导力”的内容,也让她深有感触。她深知,女性在职场中获得认同,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拿出更闪耀的东西。所以,她不断用努力证明自己,用经历丰富自己,为了抵达远方,亦直抵真实的自己。  “为什么要读书?我认为是为了更接近你自己的本真。然后让你有自信有能力去把它展示出来,这才是生而为人的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事情,而非永远活成别人希望你活成的样子。如何抵达真正的自我,是我会花一生的时间来思考与践行的问题。” 

    2020-02-13

  • 复旦泛海国金FMBA首期班学生刘曜华:从法律到金融的跨界之旅
    复旦泛海国金FMBA首期班学生刘曜华:从法律到金融的跨界之旅

    刘曜华是半路“出道”的金融人,作为律师从业五年后,他进入金融行业。凭借对困难的照单全收和对信任的超额回馈,他迅速在银行业站稳脚跟。作为既懂法律又懂金融的复合型人才所具备的不可替代性,是他着力培养的核心竞争力,他期待在复旦泛海国金进一步系统学习金融知识,并不断立足工作思考行业前沿,为金融行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择一事尽其一世所终” 刘曜华从小有一个法学梦,“小时候看电视剧里的大律师出庭,觉得特别牛!” 大学考取华东政法大学,毕业之后进入亚洲最大律师事务所——北京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从律师助理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律师,刘曜华顺利实现了法学梦。 刘曜华(左二)  从业五年,刘曜华成功处理众多案件,但始终心存疑虑。“公司选择做哪些业务,主要以老板的意志为主。但老板的意志和我的志趣可能不太一样。” 机缘巧合之下,刘曜华在2013年国内不良资产爆发时期,与银行工作人员一起处置了多起相关案件,发掘了自己对这一领域的兴趣。 “人的一生中,一定要找到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值得你去花一辈子的时间去干。在这件事情上你能发现自己的一片天地,通过不断耕耘积累,成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带着这种想法,刘曜华进入银行,开启了金融之旅。 他认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即作为既懂法律又懂金融的复合型人才所具备的不可替代性。五年律所,七年银行的从业经验,让如今的刘曜华完全有底气肯定自己的价值,但是一路走来,这条路并没有那么容易。  “劳其筋骨,苦其心志” 加入银行的最初两年,连续考核均为A,从总行保全中心的组长一跃成为分行资产保全部的副总经理,刘曜华迅速在竞争激烈的银行业站稳脚跟。 背后是领导的赏识,是他对困难的照单全收和对信任的超额回馈。  因清收业绩位居全行第3名,刘曜华被委派至所在银行的福州分行组建资产保全部工作。当年福州分行不良资产大量爆发,总行下达了3.6亿元的清收指标。山高水远,面对“中国最复杂的老赖们”,刘曜华面临的挑战之大不言而喻。 人手短缺更让他一筹莫展。“新接手团队毫无相关经验,主要是离岗清收的客户经理。而且由于分行不良资产压力大,导致他们的收入下降明显,员工士气比较低落。” 刘曜华对此没有抱怨,他迅速和新团队打成一片,不断鼓舞团队士气。为了帮助团队在实战中提高不良资产运作技巧,刘曜华以身作则,亲身示范,带领团队实地走访企业,每次回来还要组织内部案例讨论,他笑言当时的生活是“夜总会”——夜夜都开会。 同时,利用华东政法大学校友圈在当地的人脉资源,刘曜华得以顺利融入当地的金融及司法环境,为进一步获取债务人和后续的处置提供基础。这也让他认识到人脉资源整合的重要性。 最终,在刘曜华的带领下,一支没有法律基础、缺乏处理不良资产经验的客户经理团队被打造成全行清收排名靠前的铁军,一年内为分行挽回不良资产损失5.4亿元,当年清收业绩位居全行第3名! 经此一役,刘曜华对金融这条道路愈来愈有信心。 “众里寻她千百度” 大学四年的系统学习,多年律师从业经验,让刘曜华看待问题多了一层法律视角,在法律界累积的资源也不断为如今的工作提供助力,这是他相对其他金融人的优势所在。 在银行多年,让刘曜华对金融有了更深的理解。但非科班出身,他对金融的认识依旧缺乏系统性。想要成为一个精进的复合型人才,刘曜华认识到他必须系统地补足金融知识。  选择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FMBA项目,用刘曜华的话说是“众里寻她千百度”。在做了充分的市场调查之后,他确定了最终的选择。 “选择FISF,一方面是课程设置符合我的预期。另一方面,我认为PT+的模式非常先进。马云曾经驳斥中国的MBA教育不接地气:思考得全对,做起来全错!我们PT+的课程更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面试期间有一个细节,令他印象深刻。其他学校面试环节会收手机,但是FISF并没有这项规定。“我觉得不收手机恰恰证明了我们很接地气。第一,现在工作当中大家都用手机;第二,手机是一个获取信息的工具,未来职场人更需要的是整合、处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像张纯信院长一直强调的,我不会告诉你这个公式怎么推导过来的,因为前人已经无数次地证明了,你再去做前人做过的事情是没有意义的。但是这个公式怎么在实践当中派上用场,是我觉得特别重要,也是我特别想要学习的。” 最终打动刘曜华的,还有整个FMBA项目团队的用心。从面试、笔试的各个环节到首期班同学录取后的各次活动,项目团队都做得非常用心。“米卢先生说过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有这么好的态度,肯定能够做成这件事情。”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加入复旦泛海国金FMBA首期班,刘曜华坚信自己不会失望。 “我们有很棒的实践导师,也有很牛的学术教授。像魏尚进教授讲授的中美关系,独到精深的见解让我们非常受启发。学院也特别注重培养我们的国际化视野。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只有你掌握的信息更多,接触的平台更大,做事的眼界更宽阔,才能够达到更大的成就!” 学习中,刘曜华不断立足自身工作自觉思考行业未来,“我认为金融行业未来的风险变革在于金融科技的应用。我们的课程中,金融科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我希望能利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将其付诸实践,完善我所在企业的金融风控战略,也为金融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同时,刘曜华兼职作为民建上海市委财政金融专家委员,曾多次参加市委组织课题研讨活动,积极履行一名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 正如FISF一直倡导的“责任、卓越、创新”,像刘曜华一样的复旦泛海国金人,坚持脚踏实地,亦不忘仰望星空,才能共同铸就学院未来的底色。 

    2019-12-13

  • 温婉睿智,却有着无穷的力量——复旦泛海国金FMBA2019级新生秦玥
    温婉睿智,却有着无穷的力量——复旦泛海国金FMBA2019级新生秦玥

    秦玥是复旦泛海国金FMBA 2019级新生,多年银行从业的历练,让她有着超乎年龄的成熟稳重。在秦玥看来,所有过程都有所得,经历即是学习,她不给自己设限,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尝试更多,收获更多。七年银行同业经历之后,她勇敢转换轨道,走向资管。“我不能只局限于熟悉,我要让自己做到专业。”她期待在复旦泛海国金FMBA,通过不断学习,逐步走到行业的前面。 秦玥选择金融,一半源自“家学渊源”。家里长辈皆从事传统金融行业,秦玥从小耳濡目染,选择金融似乎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但真正让秦玥选择金融的,是她对金融的热爱。小时候只觉得金融是一个抽象词汇,是专业的人才能做的专业的事儿,等到长大,她慢慢发现金融真的无所不包,它散落在生活的每一角落。 “金融真的很大。从事金融不仅仅是和数字打交道,它背后还有无数的人,以及无数的实体企业。我特别想去不断地探索,在这个领域我永远不会觉得厌烦。” “不断走出舒适区,金融给予我力量” 金牛座的秦玥确定了一件事儿,就会一门心思去做好。毕业后,她顺利进入银行同业部门。初入职场,秦玥就展现了超乎年龄的成熟和稳重。她说自己有着男性的果断,也保有女性的细腻,这让她在工作中不会过分拘泥于过程,而始终能够朝着目标前进。一如朋友对其评价,“温婉睿智,却有着无穷的力量。” 她认为,这份力量是从业多年的历练所得。言语间,是对行业的敬重和感激。 “我很幸运毕业后就加入银行同业部门。我所在的七年是银行同业快速发展的七年,与之伴随的也是我个人快速发展的七年。这是一个特别专业的板块,它对我的要求不止是把手头的工作处理好,我必须得学会凌驾于这份工作之上,去跟更多的机构接触,去跟更多的人接触,不断地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把能做的做到最好,对我就是最好的结果。”在秦玥看来,所有过程都有所得,经历即是学习,她不给自己设限,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尝试更多,收获更多。 “肩负着责任,也在追求专业的路上坚定前行“ 在银行的历练让秦玥愈发沉着,同业工作期间,她曾临危受命带领团队处理突发事件,其异于常人的冷静处理,得到上级的肯定。“出了事,不怕事,迎难而上,努力解决;在事件沟通中涉及诸多细节,一一提前考虑并做好安排。”从业多年,每日复盘,秦玥早已把这些牢记在心。 这件事也让秦玥对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她看来,金融业不仅是追求高收益,更要严把风险。尤其银行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担着这份责任,秦玥始终不敢松懈。无论于个人,还是于社会,她都期待把能做的事情做到最好。 从业的第7年,秦玥的家庭和事业都迎来了新的变化。不为自己设限的她,决定再度挑战自己。 2018年上半年,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陆续发布,初为人母的她,在挑战中更看到了机遇。“只有变化,才有机会,因为有监管,所有机构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大家都在共同的规范约束下,对银行理财来说,反而是更大的机会。”站在资管元年的门槛,秦玥决定转换轨道。 熟悉资管工作,对秦玥并不困难。她很快适应新的岗位。但对追求至善的她,这显然不够。“我不能只局限于熟悉,我要让自己做到专业。” “选择复泛国金FMBA,在这里我们气味相投” 怀揣这个目标,秦玥开始接触MBA项目。经过多方选择,秦玥决定入读复旦泛海国金FMBA项目。“这个项目非常用心。经过几次班会和讲座,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这个学校了。”秦玥对项目的肯定溢于言表,说完还不忘加一句,“这是真的。” 学校的很多活动,让秦玥感觉特别“气味相投”。“印象比较深的是,四月份的一次班会,请来了私人银行资深投资顾问洪曦作为职业导师。洪曦老师就说,世界瞬息万变,要在一个领域做好,一定要走在行业的前面。这一点我很认同。我现在做渠道建设的一些工作,与原先的工作相比,这份工作需要我学习最多最宽泛最具深度的知识。虽然我现在还没办法完全做到,但是在这里让我看到了榜样的力量。” “气味相投”的还有这里的每一个同学。学院副院长张纯信教授曾不止一次说过,复旦泛海国金招收的每一个学生都是所有老师一遍一遍研究简历挑选而来的,所有来到这儿的学生都很像。 “我觉得我们这帮同学可能性格不一定完全一样,但是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会觉得融合得非常好。而且每个人在各个行业都很优秀,大家也都非常乐意分享。”这种“气味相投”让秦玥对这个班级充满了归属感。 即将正式入学,谈到未来的愿景,这个踏实的金牛座女孩依然朴素地表示,希望把现在的工作做好,通过不断地学习,可以离自己的榜样越来越近。 相信FISF会让每个人都变得更好!

    2019-09-16

  • 【备考心得】陈子文:心之所向,一往无前
    【备考心得】陈子文:心之所向,一往无前

    我叫陈子文,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船建学院土木工程系,目前在上海一家国资投资公司担任高级投资经理。工作五年,曾经在多个工作岗位上学习探索的我,最终选择了产业投资这个方向,MBA也顺理成章成为我下一个五年规划中的重要一环。复旦泛海国金FMBA独特且国际化的办学理念以及学术与业界双导师的教学模式深深吸引了我,在坚定内心的选择后,我选择加入“泛米粒”的大家庭。知道自己渴望什么,并努力投身准备,展现出最真实的自己,那么距离预录取也就只差一份来自FISF的邮件。 磨砺自我,坚定本心 毕业五年,已经在多个工作岗位上学习探索的我,最终选择了产业投资这个方向。从尝试转型投资到现在已经一年半多,直到今年才决定报考复旦泛海国金FMBA。其实,我在2018年5月就有幸聆听了钱军院长关于中国公司并购的课程,钱军院长深入浅出的教学给我这个小菜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坦率地讲,当时的我并没有完全做好投身投资的准备,内心并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踏出转型的这一步。幸运的是,领导们的鼓励与支持,帮助我一步步完成转型,从而顺利加入了我现在所在的投资公司。 转型过程中,我的内心经历了多次纠结与选择,最终坚定了内心的方向——产业投资。这个过程说来简单,但是前期每一步的决定都面临着内心的拷问:产业投资到底适不适合自己?只有找到并坚定地认可了自己的内心方向,才能在行动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在坚定了方向之后,MBA于是成为我五年规划中的重要一环。读MBA是对自己的挑战也是对自身的投资,我希望通过读MBA拓展自身工作的技能包,结交志同道合的三五好友,在同学校友需要帮助时能贡献绵薄之力,也期待在偶尔迷茫时能寻找到为自己拨开云雾的人生导师。 选择复旦泛海国金,选择泛米粒 上海交通大学的工科专业学生大部分都在闵行校区度过四年幸福时光,与繁华的五角场友校距离遥远。有机会融入友校进行学习,对我来说也有着莫大的吸引力。同时复旦泛海国金FMBA独特的双师资授课模式,可以让我获得更多与老师和业界大咖面对面交流学习的机会,学术与业界双导师的模式更深深地吸引着我。在正式报名前,我参加了两期圆桌深度咨询,首期班学长学姐之间表现出的亲密而凝聚的团队氛围,更让我对加入“泛米粒”大家庭充满了期待。 面试经验 总体原则:展示真实的自己。当你决定申请,开始填写网申材料时,你已经进入了面试的第一个环节。这个环节会帮助你回顾人生,反思自我,探寻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也许有人在填写网申材料的过程中就会放弃,但是内心对学习有着强烈向往的人会在打磨材料的同时明确心之所向。通过网申想清楚自己渴望什么,在面试的时候多维度全方面展示真实的自己,那么距离预录取也就只差一份来自FISF的邮件。 群面: 群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包括40分钟组内讨论以及30分钟的小组陈述。备考阶段可以多关注一些时政热点,再辅以自身对问题的思考,对组面或许会有些帮助。在实战中,我个人认为小组作为一个整体,组内观点的相互支撑非常重要,加之个人陈述时逻辑清晰,小组陈述时观点明确,就可以带着良好的心态进入个面环节了。 个面 组面的发挥就留在组面,一定要带着最好的状态进入个面。毕竟同样是三个面试官,组面的面试官在30分钟内对两组8个人进行考核判断,而个面中有20分钟去充分展示自己以赢得面试官的认可。 我认为个面的准备相较组面而言要简单一些,因为在准备网申材料的时候,学习与工作的逻辑主线已经被梳理过了。面试官的每一个问题都围绕着网申材料和个人自述,而没有人比你自己更了解你自己,所以就自信、全面、完整地去展示你自己吧。面试官问到了一些事先没有想到问题,对我而言这是面试最大的收获,旁观者清,老师和前辈们对我的剖析会帮助我不断成长。 预录取福利 预录取福利 预录取福利(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在6月26日拿到复旦泛海国金FMBA的直通资优生后的短短一个月内,我参加了学院老师精心组织的多场活动:与2019级FMBA班委们的直接对话,与幽默风趣并帮助同学们挖掘自我的张纯信教授促膝长谈,与Blackstone董事总经理的商务午餐……每一次活动经历都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帮助我们拓展视野,丰富看待问题的视角,与更多优秀的前辈与同龄人建立沟通的桥梁,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助力我们的成长。 以上,与大家共勉,期待未来同班的你。

    2019-08-06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