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86-21-63895588
-
No.1, Lane 600, Nanchezhan Road, Hu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011
Release time:2022-01-17
2022年1月14日,世界老牌著名财经付费报纸《华尔街日报》发表的“How Too Many Boys Skew China’s Economy”一文中,重点引用了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学术访问教授、哥伦比亚大学终身讲席教授魏尚进于2017年发表于国际学术杂志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上的论文“Home ownership as status competition: Some theory and evidence”(合作者:张晓波与刘胤)。该论文深度聚焦男女性别失衡如何推高房价等经济现象,是魏尚进教授于2011年首次提出“竞争性储蓄”概念后的相关理论与实证的进一步延伸与拓展。
2011年,魏尚进教授重要论文“The Competitive Saving Motive: Evidence from Rising Sex Ratios and Savings Rates in China”(合作者:张晓波)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此论文创新性提出“竞争性储蓄”概念,即丰富了关于储蓄决定因素的理论文献,又为理解中国的高储蓄率、高贸易顺差、与高房价提供了耳目一新的角度,一经发表就受到学界业界广泛关注与高频引用,目前在Google Scholar上被引用次数已突破千次。此次《华尔街日报》引用的论文为“竞争性储蓄”概念在房地产经济学上新视角提供了理论模型以及更为详尽的实证证据。此次被《华尔街日报》引用与以往被《经济学人》(Economist)杂志引用一样,都是新闻媒体对魏尚进教授学术成果的高度认可,也是该研究成果向全社会传播的又一阶段。
2021年,“竞争性储蓄动机”理论与实证研究发表十周年之际,又一富有创新与洞察力的进阶研究成果聚焦性别失衡问题。魏尚进教授与谭之博博士、张晓波教授合著的“Deadly Discrimination: Implications of ‘Missing Girls’ for Workplace Safety”论文中,表明降低性别歧视可以增加生产的安全,降低许多不必要的伤亡,该论文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