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税”真的合法吗?如何避免企业少缴、多缴税?中国企业税务管理与欧美成熟企业的差距在哪里?
在复旦泛海国金FEMBA《税收规划与风险管理》的课堂上,“中国税法活词典”高金平教授通过“简单的案例讲原理,复杂的案例讲方法,归纳总结成理论,举一反三讲应用”,使学生懂得税务规划的原理,掌握税务管理的方法,并运用于商业模式设计和资本运营,从而提升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打破印象:“合法避税”不合法
在很多人印象中,“合法”与“避税”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并无不妥,“合法避税”也作为常用语出现在各大媒体平台,但高金平教授却对这一几乎已成为“常识”的用法予以彻底否定:“从来没有所谓合法避税。我国税法态度明确——禁止漏税、反对避税、打击偷逃骗抗,鼓励合法的税务规划。”
“税务规划和避税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完全合法,而后者则需要补征税款。”对于两者的边界,高金平教授举出的例子浅显易懂:假设A先生希望通过投资成为一家公司的股东,他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以个人名义投资,变现时只需缴纳个人所得税;二是注册一家公司,并以公司名义进行投资,变现时公司需先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然后公司将税后利润分配给个人时,仍需缴纳一笔个人所得税。针对以上两种方案,A先生可以依据税法规定进行自主抉择。这个决策的过程就是税务规划。在同一个案例里,假设A先生目前已经以公司为主体进行投资,本需缴纳两次税收的他得到“高人”指点另辟蹊径,先让公司将股权以成本价转让给其本人(无需缴税),然后本人再以市场价卖出,全程只需缴纳个人所得税。这套流程看似天衣无缝,但显然符合“通过关联交易把利润转移到了低税负的主体,以达到少缴税的目的”,这就是“避税”,需按税法规定补交税款。
显然,避税与税务规划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高金平教授对税务规划的定义是:纳税人在生产经营和资本运营过程中,基于税法规定和纳税遵从,以统筹兼顾为原则,采取科学的方法设计合理的交易结构,以实现企业税负最优化、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决策过程。直视差距:企业税务专岗不能缺
“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税务管理水平与欧美成熟企业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谈及这个话题,高金平教授表现出了些许无奈,“很多企业由财务经理兼任税务经理,这是不可取的。税收与会计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会计是对已经发生的业务记录,而税务管理涵盖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尤以事前管理最为重要。事前决策需要考虑税法的规定;事中应注意合同表达要规范,会计处理要正确,发票使用要合规,纳税申报要及时足额;事后接受税务检查时应注意配合沟通,避免涉税争议,重点关注证据的理解及定性、税法的理解及适用。由于税务管理的专业性,企业应当设置专门的税务管理岗位。”
在“财、税、法”业务流程方面,一般企业的做法通常是“先法务,后财务,再税务”,但正确的做法却应该是“先税务,后法务,再财务”。“这方面要向欧美成熟企业学习:一是企业设计专门的税务岗位,二是聘请税务专家参与企业决策,三是复杂的税务事项委托税务代理机构完成。”
“其实,税务管理绝不仅限于企业日常经营,更多的时候是基于企业战略的商业模式顶层设计。”为便于理解,高金平教授以传统的园林绿化公司为例:公司自行种植苗木、花卉,向客户销售苗木、花卉,并提供设计、施工、养护,按税法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按9%计算销项税,无进项税额抵扣,企业的税后利润分配给个人股东,需代扣代缴20%的个人所得税。同一案例中,如果由园林绿化公司的个人股东作为合伙人出资成立合伙企业,从事苗木、花卉的种植,然后由合伙企业销售给园林绿化公司,再由园林绿化公司向客户销售苗木、花卉,同时负责设计、施工、养护,则合伙企业销售苗木、花卉可享受免征增值税,且园林绿化公司可以按照9%计算进项税额。不仅如此,合伙企业采取“先分再税”,而个人合伙人通过合伙企业实现的种植业经营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商业模式的改变,并非减少了税收,而是让企业自产自销的初级农产品业务享受了税收优惠,与其他农业企业享受同等待遇,从而公平税负、平等竞争。结缘复旦:EMBA堂堂满座不多见
作为“中国税法活辞典”,高金平教授在税务规划与风险管理领域有着丰富的授课经验,曾在国内多所顶尖商学院的讲台上留下过足迹。谈到与复旦的缘分,高金平教授笑言,“那是一个非常愉快的下午,如果我不知道那其实是对我的最终面试的话。”
“商学院师资招聘一般都是教务部门负责,但复旦泛海国金不一样,是院长亲自在全国范围内海选。从校内教授,到外聘专家;从学者政府官员,到知名企业家,复旦泛海国金师资的多元化体现得淋漓尽致。”高金平教授与学院执行院长钱军的初次见面,他们在一家小茶馆里聊了很久,谈愿景、谈使命、谈科研、谈项目策划、谈课程开发,谈教学方法,还聊到企业动态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甚至聊到金融税收、并购重组……
“研究顶层设计,传授实战技巧,挖掘专业深度。”高金平教授以这18个字概括复旦泛海国金FEMBA的教学特色。整套课程设计围绕了一个“商”字:商业战略、商业思维、商业逻辑、商业模式、商业管理,真正体现了商学院课程的特点。
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都是紧密围绕学生的需求而设计。课程内容的重点不是讲解知识,而是传授方法。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侧重专业水平的提高,而是注重综合管理能力的提升。“一心想着学生,一心为了学生,真正做到以服务学生需求为中心,以提高学生满意度为追求。”
“复旦泛海国金FEMBA的到课率时常让我忘记这是EMBA的课堂,因为这里的学生几乎各个都身背要职,却能做到几乎每堂课都是满座,真的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