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黄毅

“外币债券发行和企业间借贷行为研究”,黄毅,Ugo Panizza,Richard Portes,即将发表于《国际经济杂志》(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摘要

我们使用企业层面的数据来分析中国非金融企业在境外(外币)债券发行行为:企业的外币债券(特别是美元债券)发行与国内外利差收益存在正相关关系。更为重要的,在发行外币债券的企业中,高风险(过剩产能)的企业相比普通企业从事更多的企业间借贷行为。此外,在国内金融风险调控和信贷政策调整期间(2008-09年), 通过境外发行(外币)债券融资-企业间借贷活动却显著上升。高风险企业通过从事企业间信贷或是委托贷款等投机活动试图规避审慎监管,大大加剧了金融风险。

刘蕻

“处置效应的理性理论”,戴民,蒋亦芃,刘蕻和徐靖,发表于《动态经济学评论》(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2023年,第47卷,第131-157页 摘要

现有的关于处置效应的理论在大多数与处置效应相关的交易模式上基本上是沉默的,其中包括买卖概率对未实现利润呈v型分布。另一方面,投资组合再平衡和理性学习已被证明是重要的,即使对散户投资者也是如此。我们发现,结合交易成本和未知预期收益的理性再平衡可以产生许多已发现的与处置效应相关的交易模式,包括v型结果。本文补充了现有的理论,并提出投资组合再平衡也可能是处置效应及与其相关模式背后的重要驱动力。

施文韵

“管理层薪酬的溢出效应”,Robert Kieschnick和施文韵,表于《实证金融杂志》(Journal of Empirical Finance),2023年,第70卷,第62-73页。 摘要

现有文献在研究高管薪酬对于管理层风险承担的影响时少有考虑其潜在的溢出效应。而在现实中,企业的高管薪酬设计很可能会引起其竞争对手和同行业的效仿,因此本文会着重检验这一溢出效应。首先,本文通过外部税法变动这一自然实验验证了高管薪酬的变化,具体体现为受影响的企业的确在设计其高管薪酬时增加了更多的股权激励,并形成了更高的Vega(风险承担激励)。但当我们考虑溢出效应时,发现未直接被税法影响的企业也存在着类似变化。此溢出效应还影响了这些企业的风险承担,导致更大的资产波动性。总体来说,行业内直接受影响的公司越多,相关的溢出效应越大。

童国士

“实时宏观数据能预测债券收益吗?”黄大山,姜富伟,李鲲鹏,童国士和周国富,即将发表于《计量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Econometrics)。 摘要

我们研究宏观经济的实时数据对国债收益率的预测效果。宏观数据的发布往往存在1-2个月的滞后,且由于测度误差,在第一次发布后可能会被多次修正。我们强调宏观数据的最终修正值在预测时点存在窥探偏误,投资者真正能使用的只能是当期实时发布的数据。在预测模型结构上,我们拓展了常用的因子结构,允许预测信息包含在一系列宏观变量的弱因子中,且与国债收益这一预测目标存在一般化的非线性关联。实证上,我们发现与新屋开工数相关的宏观经济弱因子对国债收益有显著的预测效果。这些预测能力可以产生可观的投资收益,并且不能被利率期限结构所包络。同时,我们也发现新模型蕴含的国债期限溢价呈现出更强的逆经济周期特性,为主流宏观金融模型提供了实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