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娟 |庞引明|王振华

李清娟: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智库研究中心主任 。

庞引明:链极科技董事长、博士;

王振华:上海华夏经济发展研究院金融法研究中心主任、泰和泰(上海)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

发展区块链应用,上海怎么做

4-1.jpg


导语

金融科技(Financial Technology, 以下简称“FinTech”)已应用于金融乃至整个实体经济,社会多个领域都有所涉及。以区块链为基础技术的FinTech,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区块链与FinTech的关系、应用案例及政策梳理,提出上海发展区块链从而打造FinTech中心的路径和建议。


无论从金融创新、产品创新的角度,还是从技术创新——即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方面的创新来讲,FinTech是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一个结合点,是一个融合的产物。而区块链技术能低成本地解决金融活动的信任难题,将成为互联网金融乃至整个金融业的关键底层基础设施之一。

区块链技术生态进化将会带来FinTech架构的重构,让FinTech告别仅是“金融”+“科技”的套用模式,转而演变为“FinTech+”模式,彰显“金融”与“科技”的真正融合,从而让“FinTech”升级为一个全新生产力。从各国发展区块链的政策和中国各地发展区块链的机遇,我们如何探索出上海打造区块链金融科技中心的路径?

构建“三心一体”生态圈

FinTech变革工商业态、改善市场结构、整合传统行业,由此生成新业态,使传统经济更多地应用区块链;反之,良好的生态环境又势必促进FinTech发展,RegTech(监管科技)也得以进步。因此,培养出FinTech、创新金融、RegTech三中心,围绕发展上海区块链金融科技中心这一目标良性循环、相生相促,最终达到金融和RegTech共荣、FinTech 和RegTech一体促进金融创新的效果(见图1)。

20181018065358_95484.png

FinTech之后,聚焦RegTech

RegTech是在FinTech之后,随监管需求以及金融环境改善相伴而生。它向金融机构提供智能化合规服务,借此提升各个机构合规与掌握最新法律规定的效率。一方面,区块链发展急需完善自身监管系统,同时,它又是FinTech的基石、以此可打造监管利器,帮助金融机构满足监管合规要求;因此,区块链可以帮助央行等政府部门建立监管数据库和监管解决方案专利库、打造智能监管平台。进而RegTech涉及一行两会三方,区块链为金融机构来研发满足监管合规要求的科技产品与服务:其核心是“区块链+AI”智能化监管,解决监管者的激励约束问题、以此化被动监管为主动践行。随着FinTech发展,“区块链+AI”进一步提升监管的智能化水平,规避因无激励约束机制而降低的监管功效;“区块链+AI”优化算力、以更高电脑算力来发现监管漏洞和不合规情况,以此来识别与应对中外系统性风险;最后,“区块链+AI”为核心的监管技术将为机构决策、合规、降成本等方面提供系列解决方案。

因此,RegTech应该在数据聚合、风险建模、情景分析、身份验证、实时监控等核心方面有场景落地,能够多方布局:自动化分析数据库、核查机构在反洗钱等政策执行力度,用数字技术助机构遵纪守法免罚款;以此在应用场景中强化区块链等监管科技的落地、实践,各级政府部门提升其监管技术水平,预判、评判、防控综合交叉、危及全局的风险。为避免信息不对称、监管套利等风险,一旦金融机构使用RegTech,一行两会必须提前布局进去、领先于被监管的机构,并用更高版本的监管科技;从而实现实时监管,控制违规操作、降低监管成本、确保精准有效风控。

因此,“区块链+AI”监管科技需要加强对战略政策、行业指导、企业发展的监管;力求数据标准化,辅助一行两会整合金融业数据;上海的链极等实体可以承做一行两会系统研发外包;地方政府、企业一同承受一行两会的科研费用,采取成本内部化的举措来拿订单、建标准、定市场,最终促进监管升级、提升监管水平。RegTech监管明朗化后,我们可以对区块链在监管科技中的开发、展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发展区块链应用的上海路径 

发展区块链科技金融创新路径是以RegTech为核心,聚焦FinTech协同效应,在创新金融中扬长避短、由易到难:上海可聚焦创新金融-科创中心-监管技术中心的稳定三角形闭环体系,用科创及监管技术两个平台来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物流中心服务,闯出上海特色FinTech创新之路。由此,循序渐进、由近到远:先汇聚FinTech产业、深耕FinTech和RegTech,短期落笔金融,进而拓展到物流等领域,最终建成科技创新城。

1、短期布局

(1)汇聚产业

多方聚财汇聚高科产业。利用上海国际金融和物流中心为FinTech研发、应用提供练兵场,以此聚人才、换科技。加强资本支持,完善FinTech金融资本支持政策,吸引风投、产业投资等各类资源到上海集聚,设立FinTech专项资金及政府FinTech基金。政府给予政策便利,聚集人才、资源又推升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发展,内外并举推进“共赢”。

(2)深耕科技

发展FinTech切忌格局狭隘,可放眼世界,结合中国实际来引进、消化、吸收国外经验,创新出独有体系。技术基础化要求不断研究区块链理论、突破创新底层技术,如内容技术基础化(底层数据管理系统技术问题、跨链技术),区块链可视化标准,可复制推广的应用模板。培育区块链创新企业、打造长三角区块链+科创基地“区链湾”。 为此,上海深耕科技路径是: 校企合作,共建区块链实验室,共同培养科研人员、共担课题,政商一体加强核心科创力建设,为此需保护区块链知识产权;以团体标准、联盟标准为切入点,推进标准部制、完善区块链行标体系,加强对口标准组织体系建设、就链行标体系出台政策文件;设区块链创意奖,举办相关国际性会议论坛、大赛,遴选解决场景、鼓励链企跨界融合用户;推广行标、推进区块链港湾建设,企业建设区块链应用实验和测试平台,丰富区块链应用领域;支持区块链企业入驻,奖励上市;鼓励开源代码、开发个性化软件。此外,政府助力监管部委开发RegTech体系,承揽承做区块链金融监管等项目并设定行标,成为RegTech教研、推广、应用中心,以点带面推进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双创企业成长(见图2)。 

20181018065444_17795.png

 区块链研发要规范加密、共识算法,技术平台和激励机制,激励、共识、数据、网络等四层统一,以应用需求和智能合约建场景,一点到面、绳结网织,外部加区块链自身积累数据共享成块数据资源池,链上、下数据融合,形成跨区域、跨场景、跨部门的区块链金融科技城。

(3)落笔金融

落笔金融是战略所需,且阻力位最小,政府仅在初始启动是搭台、撮合、下单给资金,一旦将区块链金融科技产业引上正途,则供需双方互信互助,最终从科研体系、人才培养、就业交税等方面回馈上海(见图3),是低耗高效、投资少周期短的最佳产业标的,多地都在争抢该类项目及其人才,定位国际创新中心的大上海又怎能坐失良机?

2、中长期走向

(1)定规、搭台、再试点

上海高瞻远瞩、先谋篇,布局协会定法立规引导FinTech发展,辅之统一配套的监管制度与保障支持体系,为RegTech中心建设奠基,反之,RegTech又确保FinTech和金融创新不跑偏。创新金融活动也有法可依、有核心竞争力,以此增加上海金融话语权、提升科创软实力。

1544587730800761.png

政府推进FinTech试点,安排总体架构,推进首批场景的应用。政府引导先主攻政府公用(共享政府数据、监管数据笼、区块链监管等),再涵盖民生工程(乡村振兴、整合个人大数据、医保诊断、智慧出行等);在金融城则专注于商用金融(各类票据、认证企业信用、交易数据和流通数据资产、供应链管理与金融、货运物流等)(见图4)。 

20181018065619_89778.png

政用推广区块链,则派单可先共享开放政府平台上大数据、打破数据铁笼的监管,量体裁衣、逐步推进区块链进程(见图5)。民生工程上,选取上海养老扶困中心、个人数据综合研发、医疗健康数据等区块链民用场景依次开发应用。金融场景因有小微企业贷款难、票据监控难、数据资产交易少、供应链透明度低等痛点,所以上海可在票据、小微企业信用认证、数据交易与流通、供应链管理等应用场景攻坚,专注解决重疾急症,最终扩大各领域区块链应用。

1544587794630144.png

(2)中期推广

结合上海优势拓宽FinTech场景,制定应用标准规范,形成共识机制,建成可复制业态;完善总体架构推广机制;建立人才培养、供给体系;企业建立FinTech创新能力体系(见图6)。

(3)最终自成体系

 1544587817585139.png

完善各个领域、全产业链、全方位治理、全社会服务的“三全FinTech”创新应用,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FinTech企业,建成科创、RegTech、创新金融应用示范三中心,完善FinTech理论研究及其成果转换,建成以区块链为核心的FinTech创新生态体系。

1544587828324100.png

综上,金融应用区块链日趋成熟、场景由点及面;上海以区块链为核心,FinTech发展是从政府采购、优先金融、民生工程依次展业,最终拓宽到各领域、对接数字资产,形成覆盖社会各个方面的立体场景。

这个发展路径,既立足上海特有优势、各方协同效应大,又能培育新增长点。FinTech革命星火燎原,推进监管技术、创新金融、金融科技“三心一意”建设,最终除旧布新,区块链金融科技中心呼之欲出。区块链将结合各行业、创出包罗万象的流程产品;改变社会的基础架构及其模式场景。上海已在创新金融领域应用区块链、以此汇聚资源,成为以区块链中心节点的城市。布局海外,在东盟、澳新等国际地缘要冲设中心节点、与之遥相呼应,利用各自地缘优势,布局区块链中心节点,塑造区域的区块链核心标准,外引内联成为在国际物质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核心节点。上合组织乃至一带一路框架内,各会员单位都可参与到上海为中心节点的公链中、组成联盟链,由此扩大上海各交易所的内涵外延,拓展其上海金融法院和上海金融法院的影响力,加大央行提倡的RegTech监管技术的应用场景,东盟、澳新等地则成为上海国际金融物流中心公链上的海外桥头堡,而东盟、澳新则从上海的国际都市的辐射中汲取能量、进而利用区块链等高科技定价各类资产、定位区域中心,弯道超车,一举在亚太核心开花结果。最终,上海逐步完善并实现国际化的创新金融中心(见图7)。


延伸阅读:

区块链应用场景

供应链金融

复杂美科技公司与海航集团海平线合作落地了国内首个基于区块链撮合系统的票据服务应用——“海票惠”。该应用提高了供应链金服平台“海平线”上票据流转的效率和安全性。

融资企业将其数字票据上传至“海票惠”平台后,会生成一个安全的票据地址,并存储在区块链中。某企业将其流动资金转换为数字资产时同样会生成一个数字资产地址,存储在区块链中。当协定达成时,智能合约撮合系统将会自动执行,将融资企业的票据地址提供给出资企业,将出资企业的资产地址转移给融资企业。

溯源场景

业内知名企业链极科技与宁夏法赛特酒庄就葡萄酒区块链溯源等项目签署协议,借助区块链技术实现真实、可信、有据可查的葡萄酒正品生产及销售市场。利用区块链所具备的底层技术特点,嫁接到葡萄酒领域,可以追溯其源头,以此保障葡萄酒从生产到出厂、运输到销售等一系列流程都有据可查。将这些数据存储于区块链条上,确保所有数据信息都是公开透明不可篡改。消费者可以通过二维码唯一标识追溯到葡萄酒的所有信息。

跨境支付场景

招商银行开发了基于区块链的跨境支付系统,实现南海控投公司的国内账户和香港同名账户之间汇款。这套基于区块链的跨境支付系统把上海自贸单元作为独立节点,直接与境外清算行联通,减少清结算的中间环节。系统所使用的分布式账本技术使自贸单元的结算和总行外币支付系统能够在不同的账本上分开核算,避免了账目混淆,方便监管,分账处理后也能加快跨境结算的速度。

各国对区块链的政策

(一)发展现状

区块链在各国的迅速普及和发展,造就了区块链产业良好的发展势头和环境。从全球区块链项目数量来看,截至2018年2月,全球区块链项目合计1286个,中国占4.6%(见图9)。

1544587294106925.png

(二)各国政策

各国政府认识到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前景,开始从国家发展层面考虑区块链的发展道路,政策规划纷纷出台(见图8)。

1544587303727573.jpeg

国内

顺应国际金融科技的大潮,中国也比较支持区块链作为底层技术应用的方向,并且监管层正将区块链发展逐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上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央行正研究如何发挥数字货币的正能量,让它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是区块链的前途……借此,多地政府颁布区块链发展专项政策,对区块链的技术支持、技术标准的推动、政用和商用等的试点与推进等,都为区块链的发展开创了良好氛围。

美国

美国将数字货币分为资产型、证券型、应用型三类。资产型、证券型代币必须注册登记,接受美国证券法等法律以及美国证交会(SEC)等监管。应用型代币主要是一种形态上的特质,而非合法的金融工具,SEC对该产品一直未给予官方指导,但监管的压力是存在的。监管方表示,SEC将不会把以太坊和比特币归类为证券,希望利用区块链技术迎接创新,并且很关注投资散户的被欺骗问题,但认为ICO是证券的立场没有改变。

日本

日本对于区块链相关的数字货币的态度比较正面与开放。但自日本加密货币交易所之一CoinCheck被黑客盗取价值5.23亿美元的加密货币后,监管趋严,2018年3月日本金融厅发布“肃清令”:成立虚拟货币交换业者研究会,对7家虚拟货币交易所进行了行政处分,其中2家被要求停业,5家被要求进行整改,加强监管。日本对待ICO态度是默许,虽无立法规定,但财务大臣不主张监管。2018年2月,虽然金融厅依《资金结算法》对设于中国澳门而未在日本登记成为虚拟货币兑换业者的Blockchain Laboratory所从事的ICO经营和推销行为进行了警告,但无明文的立法规定。

1544587322221627.png

中国各地发展区块链的机遇

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是中国新科技产业发展的风向标,作为前期区域发展核心,因各自的优劣势不同而发展不均衡。

北京

北京海淀区汇聚了清华、北大等多所全国顶尖高校及中关村国家重点自主创新示范区,人才储备丰富,科技创新要素汇聚,产学研协同效应明显,吸引了包括京东金融和天使汇在内的一大批优秀金融科技企业。北京目前是全国从事区块链技术创业公司最多的地方。

上海

发展区块链的机遇可从以下三方面来看。第一,技术基础化。现在技术还未达到成熟,且公链、联盟链、私链的跨链技术仍待进一步研究、发展。上海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一流院校,可利用其技术优势合作研发区块链技术。第二,产业集聚化。上海依托长三角,可以吸引大批区块链产业到上海发展集聚。第三,视野国际化。区块链如今成为世界的共识,能够利用区块链国际化浪潮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结合上海得天独厚的金融、科技、人才的优势,是上海抓住区块链浪潮“走出去”的关键。

深圳

市场较为灵活,并且对发展区块链的态度很积极。2017年10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深圳市扶持金融业发展若干措施》,鼓励金融创新,设立Fintech专项奖,提出“重点奖励在区块链、数字货币、金融大数据运用等领域的优秀项目,年度奖励额度控制在600万元以内。”

杭州

政策多且调整灵活:杭州首开国内政府层面主办区块链峰会之先河,推出了国内首个区块链产业园,入驻企业可享受房租补助、税收优惠、科技成果奖励以及人才扶持政策 。企业多:杭州区块链从业企业超过30家,涉及区块链各个环节,已形成颇为完整的生态圈。人才多:浙大无疑站在了国内区块链技术研究的前沿,杭州依托浙大,有着明显的人才优势和创新能力。但是杭州的能见度不高,不是区块链金融科技中心,而区块链恰恰与金融具有天然的结合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