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光绍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副董事长、总经理

全球经贸变局与中国开放战略

8.jpg


导语

中国在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中塑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中国的走出去和引进来。而当下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全球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更大的开放不仅回应了全球对中国开放的需求,也会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中国要处理好与世界的关系就必须从总体布局、战略配置、战术安排等方面入手,安排好对外开放和对外投资。


中国的对外开放伴随着40年经济发展的进程。长期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是由商品出口和引进外资这样一个循环构成的。而当前中国的对外开放或者说融入全球产业链的过程,实际上形成了三个特征: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并重;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并重;对外投资与引进外资并重。这标志着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国际经济大环境。当下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全球化。

在渗透到世界经济的过程中,中国经贸关系主要面临着三大矛盾:首先是经济增长所必须的全球贸易投资需求与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之间矛盾;其次是贸易投资自由化需求与全球贸易投资协议碎片化趋势之间矛盾;最后是中国对全球经济贡献率的增加与其他国家对中国贸易投资防范限制之间矛盾。

同时,中国在目前的发展阶段还面临着两个“中高”的现状,一是经济发展的速度从高速到中高速,二是产业发展从以往的低端转向中高端。这两个中高意味着中国必须融入到全球的经济循环,只有这样才能更广泛地在全球配置资源。因此,中国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提升经济发展质量,调整经济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更需要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

中国要处理好与世界的关系就必须从总体布局、战略配置、战术安排三方面入手,安排好对外开放和对外投资。 

形成全球关系的总体布局

首先,我们要形成对外布局、对外投资的总体系,应在四个层面寻求突破。第一个层面是中国要占领人类发展史上的制高点,中国要在人类发展方面提出自己的宣言,表明我们的基本态度是建立全球命运共同体。目前中国的对外投资增长快,增量大、存量小。作为全球第三大对外投资国,我们对外投资总额已经超过1200亿美元,而存量仅为1.3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但随着这两年对外投资策略的转变,通过上述提到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对外投资+引进外资”的方式,我国对外投资总额确实已经成为对外开放、融入全球产业链的一个最新、最具有全球发展战略意义的指标。建立全球命运共同体,更多地取得国际共识将成为中国对外关系、对外投资最高层面的要求。

第二个层面是走新型全球化道路。这一理论体系是支撑全球命运共同体的关键。实际上中国对全球化的阐述里面隐含了这层意思,我个人的理解也是这样的。为什么会逆全球化?新型全球化是什么呢?尽管过去的全球化对全球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全球化的推进过程确实造成了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国内阶层之间的分化。所以我们需要走新型全球化道路,也就是说我们在继续推进全球化的过程中要做改良和完善。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讲,就是要更好地克服过去全球化带来的一些问题。推动新型全球化进程,首先需要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肯定全球化——全球化能够带来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共享,带来全球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其次是坚持全球化的大方向,再次是努力改进全球化。如今中国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不断发声,同时也在积极地履行中国责任。在金融全球治理方面,中国在现有的国际组织的框架下,不断推进新的治理方式和工具,拓展新的渠道,例如 G20、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

第三个层面,“一带一路”倡议是新型全球化的具体体现。“一带一路”既指“一带一路”沿线,又不限于“一带一路”沿线。而“一带一路”倡议实际上是新型全球化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代表了全球范围内共识。“一带一路”倡议中提的最多的就是三个词——共商、共建、共享。因此,它兼具开放性和包容性。

第四个层面,中国要在全球关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尽更多的责任,就必须扩大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我们四十年来一个基本的国策,也是各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寄予的期望、提出的诉求。扩大开放不仅是中国自身发展动力的问题,而且是回应全球对中国开放的需求。因此,中国在对外开放方面态度明确,有待更大的进展。最近中国政府的一系列开放进程是符合大势所趋的。特别是十九大以后中国在对外开放方面有一系列重大的举措和重要的态度,从今年的博鳌论坛到上海进博会,中国的最高领导人对于对外开放都有明确的态度。中国要分享全球化的好处,其他国家也可以来分享中国的好处。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开放,因此在某些领域阶段性的政策保护不能变成一劳永逸的发展束缚。下一步中国的对外开放,中国有三方面值得改进:首先要开放更多的领域。虽然中国的对外开放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在很多领域的开放还是不够的。例如金融领域的开放性需要更大的推力。其次,营造更好的具有国际水平的营商环境。世界银行近期提高了对中国营商环境的排名。不过这个评估主要是基于上海和北京两个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从全国来看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最后,我们需要保护外资的合法权益,尤其要重视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在这方面中国的任务更重。 

1544605696353771.png

战略配置多元化

为了应对当前的环境和挑战,包括投资的安全审查等,我们在战略配置上一定要多元化。针对中国对外投资方面的安全审查、国企识别、垄断竞争、环境保护等问题都是美国首先提出的。现在欧洲的一些国家也都关注中国的投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针对中国的。这也要求我们在对外投资战略配置上必须要有多元化的安排。实际上从对外投资来讲,无论是“一带一路”沿线还是非洲、中亚、东南亚、南美,应该说都隐藏着巨大的对外开放特别是对外投资的机遇。

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多元化配置的时候,有很大的战略配置的空间。但是要有这样的战略化配置空间意味着我们必须提升战略化配置能力。为什么发达国家有更大的投资吸引力?因为发达国家相对于发展中国家有更完善的法律制度、更高的信息透明度、更规范的监管、更优的社会环境、更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和产业结构。我们到发达国家投资,可以利用其技术,借鉴其管理经验,拓宽我们的市场渠道,增强我们的品牌效应等。而我们在多元化投资时,选择新兴经济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发展中国家时,确实面临一定的市场风险、监管风险和一些其他的国别风险。这就需要我们提升风险识别、风险防范、风险处置的能力。

另外,在多元化配置方面,还需要兼顾所投资产业的多元化。从基础设施到高新技术,在配置方面和管理方面都有同样的要求。

创新对外投资方式

最后,在战术上我们必须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不能固步自封,也不能一成不变。不同的投资主体有不同的定位、不同的对外投资原则或自身需求。

第一,我们必须确立互利共赢的新理念。我们必须重视责任投资的推广和实践;并将我们对外投资和自身发展与所投资的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第二,要促进走出去和引进来的良性互动。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引进来。我们通过走出去在全球布局,分散在全球的产业和企业的发展有利于中国国内的产业升级和企业发展。另一方面,走出去有利于中国的消费升级、产业升级和对接。同时对外投资有利于我们引进所需要的资金、产品和技术。

第三,要建立全球范围内的良好合作伙伴关系,从创新对外投资方式的角度发力,稳固我们对外投资的基础。

中投作为一个大型的主权财富基金,面对全球市场。在坚持商业投资、长期投资、分散投资、财务投资、责任投资的同时,根据新的国际环境,进一步创新对外投资方式,在三个方面有全新的探索:首先,中投以一系列的双边基金为抓手, 促进跨境投资合作。截至今年,中投中美产业基金、中日产业基金纷纷上马;中英、中法、中意等跨境投资合作也在紧密筹备中。同时,中投也确立了双边基金的基本原则,搭建了双边基金的基本架构,形成了支撑双边基金有效运作的具体的方式。其次,中投努力将境外合作网络的优势和境内合作伙伴的优势联合起来,促进走出去和引进来的结合,在实现对外投资的同时更好地服务国内经济和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最后,中投促进形成三个层面的跨境投资合作生态系统,即中投自身对外投资的生态系统、中投海外投资和中投参控股的企业生态系统、中投和境内境外合作伙伴的生态系统,努力搭建跨境投资合作平台,形成合作共赢的格局。

因此,中国要从总体布局、战略配置、战术安排上系统地形成我们对外投资模式,提升对外投资的能力,从而使中国在推动全球跨境投资方面有所进步,这既有利于中国本土企业,也有利于世界各地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