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洋职场生存记
导 语
跨越文化差异,正确理解西方市场,华人学子凭借软硬实力的同步提升,踏出自己的职场之路。
教育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教育改变人生。过去十年是中国年轻人出国留学的高峰期,境外求职同时成为热门话题。留学海外的初衷无非是想接受更好的教育,扩充自身的眼界,获得更强的能力去实现人生梦想。中国学生和家庭为教育投入大量精力和资源,当然希望得到良好的回报。然而,现实却不容乐观。
近年来,中国留学生毕业后取得美国工作签证的比例相当低。超过80%的留学生毕业后回国发展,可海外归来的学子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似乎并不高。国外工作不好找,国内竞争更无情。本以为会是抢手货的“海归精英”,结果发现自己实际上只是个无优势、无经验、无关系的“三无海待”。
美国移民及海关执法局(ICE)2018年对229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的分析显示,虽然亚洲学生赴美留学的数量稍有下降(0.8%),但中国留学生比2017年增加6305人,达到了37.7万的新高,占国际学生总数的33%(约三分之一)。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2018年发布的年度报告也指出,中国已连续9年成为美国高等院校最大的国际生源国。这还不包括中小学就到美国读书的学子。
数据还显示,在中国本科留学生中,留学费用来自个人及家庭的比例为82%以上,来自政府或学校资助的仅7.7%。研究生中留学费用由个人和家庭承担的比例也达到了近60%。据汇丰银行调查,美国本科四年的留学花费平均约为16.2万美元,合计人民币115.8万元以上,这还不包括申请学校的前期费用和额外旅途等日常开支。
绝大多数的回国留学生属于“裸归”,也就是除了学位以外毫无工作经历的“素人”,有些甚至是学位也没有拿到的“游归生”。大多数留学生其实也很想在美国找到工作,积累一些海外的工作经验,丰满一下待飞翅膀的羽毛,但苦于各种主客观因素难以如愿。
所以,在留学规划中结合在国外就业的可能性进行通盘考虑就变得格外重要。以下基于我的个人经验、研究和观察,分享一些我对年轻华人在美职业发展的建议。
留美华人专业选择与市场错配
中国留学生选择的专业和美国就业市场的需求结构不够吻合,是直接影响他们成功步入美国职场的重要原因。
有的中国留学生或其父母,在专业的选择上观念落后、信息陈旧、思维狭隘,扎堆跟风现象严重。不管学生的兴趣所在,也不管读的是什么专业,做过什么准备,临到毕业了,只集中想去若干家名气大的公司。这种触角很窄的“策略”不切实际,即便得到了一时的“成功”也不利于人的长远发展。
从美国移民局2017年公布的H1-B抽签统计结果来看,当年毕业的中国留学生有10万多人,获批H1-B的数量却只有15000人,仅占应届人数的14%,即中国学生7人之中只有1位获得了就业许可的机会。而占美国国际学生总数17%(约为中国留学生比例一半)的印度留学生获批H1-B的人数则达到了67000人,是中国留学生4倍多。
这里一个重要原因是印度学生选择的专业和工作方向切中了美国人才市场的需求。在近年美国发放的H1-B抽签中,从事计算机及相关行业工作的比例高达70%左右。而印度学生绝大部分就是学计算机类的。他们来美国留学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冲着就业。
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选择最多的三个专业方向分别为理科(25%)、商科(23.1%)和工科(18.7%)。从2010年至2017年,攻读这三个方向的中国留学生占比基本保持在70%左右,其中STEM专业(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即通常所说的理工科)约占40%,印度学生则为80%。此外,艺术类中国留学生在近七年中增长了一倍有余。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中国留学生在专业选择上并未迎合美国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
实践是“磨刀石”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学位固然重要,实习和工作经验却对人生的长远发展更有助益。国际学生应当尽早融入到全球性的就业市场中去,把就业作为教育规划中的一个目标和过程来对待。
在课堂上可以学到知识,但有不少技能只能靠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磨炼和提高,特别是软技能,如时间管理、协调程序、注重细节、解决问题、高明沟通和处理人际关系等。美国许多调查指出,近七成雇员认为,在职业生涯中,软技能比学位更管用。所以现代企业和机构在招收员工时,对工作经历的关注甚至超出对学位的要求。尤其在目前高等教育普及,职业结构变动剧烈的就业市场里,职场经验成为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本要素。
因此对于刚从大学里拿到学位,渴望进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在校期间就获得一定的实战经验十分关键。如果说出国留学是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那么也需要在境外全球化和开放的就业市场里接受训练和考验。
留学期间,校内打工、课程实务培训和暑期实习均是就业训练和涉猎职场的宝贵渠道,可惜有些中国留学生对此利用不够充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出国的中国留学生,参与校内外打工是十分普遍的现象。而如今的留学生,尤其是念高中和本科的学生经济上大多依赖父母,很少参与打工。其实不要小看职业实践,哪怕是在图书馆、实验室或研究中心做辅助工作,都是培养刻苦精神、工作习惯和接触社会的好课堂。实践的收获不仅是收入,更是人情世故。
实习更是专业训练的必修环节,也是步入职场建立行业人脉关系的第一步,特别需要及早规划准备,积极利用。很多实习机会能够转化为正式职位。美国政府为国际学生提供至少一年时间的专业就业许可的OPT政策,为大多国际学生正式进入美国就业市场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也是美国作为移民国家吸引世界精英的良策。实习应该成为留学生涯中人力资本投资的有机组成部分,认真对待实习机会,积极接触社会,是让教育投资取得回报的理性选择。
人际网络让职场之路越走越宽
有关留学生就业的问题引起多方关注,也出现了许多职业介绍和就业指导机构,提供和定制职业生涯策划方案。这里我想强调一点,就是在美国找工作,除了公开招聘投档的渠道以外,“内推”渠道也相当重要。即便是公开招聘,用人机构也会需要推荐人引荐或提供个人经历中的关系人信息(如导师和前雇主)。所以要正确认识人际关系在美国求职过程中的角色。
社会学研究表明,无论是中西方,在求职过程中都大量依赖于人际关系网络发挥作用,但在运作性质上存在根本的不同。
在美国,人际关系网络主要是被用来提供“信息”(Information)以建立择优人选的参考体系。“内推”和“举荐人”的制度设置是为了在筛选人才的过程中确保获得可信任的依据,从而减少招人成本。
但在中国和华人圈,利用人际关系来推介工作常偏重于指望利用“熟人”和“权威”作用来对雇主施加“影响”(Influence)。这种影响往往使用人单位出于推介人的“人情”和“利益”考虑,可能导致做出非理性、非专业性的用人选择。
显然,这两种不同性质的“I”既有文化差异的缘由,但主要还是显示中外人才市场发展的成熟程度处于不同的阶段。有些华人习惯以自己的“I”思路办事,制造虚假的权威推荐,试图对西方用人机构施加“影响”。而西方用人机构从他们的“I”思路来解读这些权威推荐,以为他们得到了权威而真实的“信息”。这种“误会”发生多次之后,已对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和进入西方就业市场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这促使我们要建立和使用适合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制度的专业关系。
调查表明,在美国,85%以上的工作都是通过职业社交活动而获得的。我曾经与一位美国法学院的院长交流华人职业发展问题,他说:“华人们应该要问自己,今天我和其他族裔的美国人一起吃午饭了吗?我加入高端社交俱乐部并且经常去了吗?职业能否顺利发展的答案或许就在这里。”许多美国企业的管理人也表达了类似看法。
中国留学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而是要积极参与到各种教学和社会活动中去,包括参加公益机构的志愿活动,接触社会,了解多元文化,广交导师和朋友,懂得感恩,真诚待人。这样才有可能遇到真正的“伯乐”与“贵人”,让自己在专业圈内获得认可和推荐,不断开拓新的机遇,职场之路从而愈走愈宽,充分发挥人生潜能。
*本文经原作者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