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英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职业发展中心主任

踏上金融职业发展的不凡之路

19.jpeg


导语

在高手过招的金融职场,如何挖掘并发挥人才优势,实现企业与学生“双向奔赴”。


范英.png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而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取决于金融人才。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进入新的阶段,同时也对金融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通过职业发展的导向作用,挖掘并发挥金融人才优势,实现企业与人才“双向奔赴”,是值得思考的一个命题。

初涉职场:增强人才“磁吸力”

300458017-1.jpg

我们身处于易变、不确定、复杂和模糊的VUCA时代。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科技不断渗透的背景下,人们所接受的教育、所接触的环境、所使用的工具和沟通的方式都在发生变化。这也意味着随着代际的更迭,全新的职业场景和职场生存模式会相应地出现。要想在金融行业占有一席之地,硬技能的习得固然十分重要,但软技能的掌握也必不可少。在不断更迭的时代背景下,我根据近20年金融职业发展工作经验,总结出金融人才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四大特质。

第一,积极主动,勇于试错。年轻人在公司或团队中,与他人合作或与客户打交道时,需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以正能量感染身边的人,并自发主动地承担责任。因为对于初出茅庐的“Z世代”新青年来说,敢于试错其实是一种加速成长的好办法。全力以赴的努力和乐观向上的进取,一定会让职业发展的大门缓缓打开。

第二,专业真诚,善于反思。金融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金融机构本身也需要一些候选人在实习中展现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学生初次进入金融行业,就像在茫然地拆“盲盒”,可以先选择一个自己偏爱的行业做研究,在实习的第三个月形成一篇深度的研究报告。对于实习者自身,可以在事务性的工作之外,提炼出有成长价值的思考;对于实习公司,可以超预期地留下主动复盘总结的好印象。职业中心会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自我小结反思、挖掘潜力,高效地利用实习的机会,以真诚和专业打动企业。

第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全方面掌握工具类的技能,尤其是英语和计算机,对于有志进入金融行业的年青一代始终是不容忽视的重要能力。2021年贝莱德、路博迈、富达国际等海外资管巨头陆续获得了证监会的批复,允许其以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形式开展业务。这一方面意味着外资金融持续进入中国市场的趋势始终没有改变,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这些充满活力的外资机构将会提供更多的职业机会。从长远的职业发展角度来看,金融人才现在多掌握一门工具类技能,将来就多一对可以飞得更高的“翅膀”。教育工作者需要严格督促学生掌握工具化技能,任重道远,不可松懈。

第四,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不可否认,“Z世代”新青年正逐渐成为职场生力军,为市场的发展注入新活力。相较于“80后”“90后”,“Z世代”的物质条件、生活环境无疑是更好的,这与他们成长过程中经济更发达、社会更公平、整体受教育程度更高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在他们进入职场前,我们一方面会鼓励他们在职场上闯出一片天地,另一方面也在引导他们适应职场环境。从企业的角度出发,肯吃苦、有韧性、踏实不浮躁的员工会更受欢迎。既能独当一面,又避免眼高手低,以踏实积淀出的韧性会成为一生受用的财富。而在整个培养体系下,我相信我们能够打造出“手里有活、眼里有事、心里有梦”的新型金融从业者。

重返校园:焕发人才“新活力”

在大众的认知中,金融行业发展前景好,但是人才的竞争较为激烈。作为专注于学生职业发展的导师,我们希望学生们在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在有限的求学时间内尽量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形成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对那些离开职场、重返校园的MBA学生而言,如果在他们“回炉”的这段时间内,没有定义好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那么将来当他们再次迈入职场的时候,会付出比较大的代价。在年轻时候选择的余地相对较大、范围较广,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选择的范围可能会缩小,如果不注重积累“可移植”的经验,损失会比较大。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自我提升,从职业发展的角度,人才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焕发“新活力”:

第一,精进沟通能力。在互联网泛金融的大环境下,人与人的沟通不一定需要当面,很多的金融、咨询、财务顾问的服务也可以基于线上。特别是相较更年轻的学生,MBA学生会因有工作经验而被大家寄予了更高的期望。这一点在沟通能力的衡量上尤为明显。一方面,我们开设了沟通的相关课程,鼓励学生线上交流时与屏幕对面的机构团队或客户能够进行眼神交流,达到类似于面对面交流的效果,这也是为了让对方感受到尊重。另一方面,我们还为学生们提供了专门的面试室,创造标准的沟通环境。当学生们在与团队或客户进行沟通时,整齐大方的着装、明亮简洁的背景和安静的环境等基本的面试礼仪会在无形中增加对方的好感与认同感,向对方传达出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积极向上的专业态度。

第二,扬长避短,深耕专业。众所周知,MBA学生的背景迥异,如何扬长避短,朝更专业的方向发展,是MBA学生在职业发展中需要着重考虑的一部分。我们发现传统的“木桶理论”在职业发展领域可能是不成立的,学生们要做的是突出“长板”,而不是补“短板”。比如,有学生痴迷并擅长股票二级市场的研究,就可以在这个领域深耕,忽略其他“短板”。换句话说,在实际工作中利用有限的资源,在那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地方下功夫去突破和提高,不断巩固自身的优势,使“长板”始终长于他人。

第三,形成可复制的工作经验。虽然MBA学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他们对工作和公司的整体了解可能并不全面。不妨通过访谈前同事,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对之前的工作进行观察。一方面,换个视角看待行业,可能会形成新的认知,重新辨识自己的核心底层能力。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强化人脉关系的好机会。通过对既往工作的再认知,形成并巩固可迁移的能力,可以加强自身的复合型能力。

第四,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在高压的竞争环境中,学生们常常容易忽略自我价值,用自己的“短板”去和他人的“长板”比较,导致了缺乏自信,无法挖掘并发挥自身潜力。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人才需要对自己有清楚的认知,争取自己的每个阶段都有所超越。而我们教育机构应尽的责任就是细心挖掘他们的优势,鼓励他们去更好的平台、做更多的事情、承担更大的责任,更接近理想的高度。一些学生没有预料到,可以凭借自身能力在毕业时进入曾经心驰神往的金融机构。

不拘一格降人才

image.png职业发展不仅限于规划,而应以驱动力为核心。职业发展的导师们应时刻关注人才成长的需求,并为他们提供个性化、定制化、长远化的职业发展服务。

第一,给予积极关注。学生们之所以来与职业中心的老师沟通,往往是他们遇到了瓶颈或障碍。这时,我们需要用满满的热情、积极正向的态度去鼓励、引导他们,并帮助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个循循善诱的过程,也促使我们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学生们把职业中心比作“加油站”,当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时刻都在。这也是职业发展中心团队存在的意义。

第二,提供定制方案。职业发展的导师应顺应人才独特的时代特征,为不同的学生搭建不同舞台,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发现自我。

事实上,为了筛选出金融人才满足用人机构需求的特质,我曾经试图研发一个能力素养模型。简单来说就是用纵坐标标示能力,横坐标衡量素养。从理论上来说,处于能力高且素养强的那个象限中的学生必然是最受企业欢迎的。于是,我就将当时的每一位学生放置于这个能力素养模型中,分别衡量他们的能力和素养,然后进行查漏补缺,期望更多学生能够进入能力高且素养强的象限中。但在实践的过程中,这个能力素养模型失败了,原因在于我忽略了学生们之间的差异还包括性格禀赋、沟通能力甚至是价值观。正是因为这些不同,才构成了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因此,在后来的工作中,我和团队的老师都会客观地分析他们的个体差异,结合当下的市场需求、行业资源、政策等外部环境,帮助他们确定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发展路径。

第三,制定长远规划。在向企业输送人才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站在企业和学院的角度,也要站在学生的立场看待问题,为共同进步提供全面的支持。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步伐加快,高端金融机构的人才缺口也在不断扩大。这意味着金融行业仍然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

而我们要做的是根据学生的背景和需求,提供全程化和阶段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服务。同时利用学院优质的平台资源和丰富的业界资源,将其培养成顶尖的金融人才,为金融行业“输血”,最终达成企业和人才“双赢”的局面。

*本文仅代表受访者个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并不作为投资、会计、法律或税务等领域建议。文字:葛雯瑄。采访/编辑:潘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