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深度思考(五)】极端关税政策或成为全球经济、贸易结构的转折点 | 灼见

发布时间:2025-04-13     

特朗普政府的全球对等关税方案正式落地,加征关税方案远超市场预期,尤其是对中国加征的关税幅度之大令人咋舌。

对此,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客座教授沈建光从该政策对全球带来的多维影响给出分析。

 

Q:特朗普的真实意图?

A:我认为这更多是一种“权力的任性”。特朗普并不是为了解决贸易逆差,而是想通过极限施压让对方低头,然后逼你来谈判、求和,从而宣称自己“赢了”。所以他关心的不是关税的具体数字,而是你能不能让步、让多少。

 

Q:关税战是有意为之?

A:我认为是的。他们想把这件事往中美对抗的方向引导。如果全球都反对他,那他就会被世界排除在贸易体系之外。但如果其他国家都妥协,只剩中国不让步,那他就能集中火力打中国。这可能是一种策略安排。

 

Q: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A:在极端情况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和取消“永久正常贸易关系”等措施短期对中国的总需求可能有相当冲击;即使如此,从中期而言,伴随着中国出口部门的灵活调整,冲击影响会明显弱化。一方面,在政策的支持下,中国企业加大出海力度,实现全球布局,绕开美国壁垒。另一方面,中国出口企业也通过产业升级、贴牌转口等方式继续维持自身的市场份额。

 

Q:中国反制措施的底气?

A:事实上,中国是最有底气的。特朗普在第一任期的贸易战我们已经经历过,关税也早就加上去了,但日子照样过。

2024年,我们对美出口仍有五千多亿美元,这说明我们的产业竞争力在提升,美国的极限施压并未奏效。接下来美国高通胀、老百姓能否承受关税带来的额外生活成本才是问题。

 

Q:应对市场波动的政策?

A:我们的政策工具是充足的,比如平准基金可以在低位买进,平抑市场非理性波动。

同时我们还有货币政策空间,比如降准、降息,财政政策方面也有调整空间。

 

Q:关税战动摇强势美元?

A:特朗普经济政策存在的内生性矛盾可能拖累美国经济,并推动美元指数在2025年下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特朗普贸易政策扰乱经济预期、财政政策收缩风险上升、以及传闻中的《海湖庄园协议》(Mar-a-Lago Accord)已经推动美国经济预期转弱并影响市场对于“强美元”的信心。此外,日本欧洲经济以及政策的超预期表现客观上也对美元汇率构成压制。我认为本轮强美元周期或已走向终点,未来美元指数仍有下行空间。

 

Q:关税战将会如何演化?

A:如果对美5200亿美元的出口全被挡住,肯定有大量外贸企业受影响。但美国也会承受代价:大量商品没法进口、物价上涨、通胀加剧。而且美国也很难迅速完成“产业链回流”,这个代价是双向的。

因此最终很可能还是要谈判。贸易战的影响会很快显现,比如价格上涨、商品短缺。影响到一定程度,美国方面也会感受到压力,届时可能会不得不回到谈判桌上。

 

Q:全球经贸结构重大转变?

A:有可能是历史性的转折点。过去几十年的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可能正在瓦解。未来可能是新的国家间经济关系的重组。美国不再想维持国际秩序,因为那成本太高。“东升西降”的趋势正在发生。几年后回头看,也许2025年真的是个重要节点,我们都是亲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