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深度思考(三)】“对等关税”削弱美元国际地位,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战略机遇 | 灼见

发布时间:2025-04-10     

特朗普政府的全球对等关税方案正式落地,加征关税方案远超市场预期,尤其是对中国加征的关税幅度之大令人咋舌。

对此,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金融学副教授马畅进行了人民币国际地位方面的解析。

 

2025年4月2日,特朗普政府重启并升级“对等关税”政策,重启贸易战。这一政策虽主要针对全球贸易体系,却也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战略机遇。

 

美元地位可能削弱?

特朗普关税政策可能削弱美元国际地位。美元在全球贸易和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其强权货币地位常被美国用作经济制裁工具,引发各国对美元依赖风险的担忧。特朗普关税引发的贸易摩擦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使各国认识到减少对美元依赖的重要性,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外部需求。

 

人民币地位如何提升?

面对特朗普政府的保守主义政策,中国应保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贸新格局构建。特朗普关税为中国加速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契机,中国可借此优化对外贸易全球市场,拓展与美国以外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降低对美市场依赖。在此过程中,推动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如通过签署央行货币互换等措施,扩大人民币在贸易结算中的应用。

 

出海更加势在必行?

中国需积极推动中资企业出海和国际投资。在当前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支持中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拓展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范围。这不仅有助于企业规避汇率风险,还能提升人民币在国际经济中的活跃度。

 

如何配套政策改革?

为支撑人民币国际化,中国需推进一系列配套政策改革:

一是进一步推进资本账户开放,拓宽海外人民币投资渠道。例如,扩大“沪港通”“债券通”等机制规模,允许外国企业通过贸易获得的人民币投资于中国金融市场,提高人民币资产的流动性和吸引力。

二是深化汇率改革,加快汇率衍生品市场发展。企业需要更完善的汇率风险管理工具,以应对汇率波动风险。发展汇率衍生品市场,如远期、期权等,可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汇率套期保值,增强其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适应能力。

三是推动国内金融市场成熟发展。丰富金融产品种类,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参与。培养更多熟悉金融基础知识的高层次人才,提升市场整体专业水平,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坚实的市场基础。

四是构建成熟的政策监管体系。完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宏观审慎的资本管制政策,确保金融稳定。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需平衡开放与稳定,防止金融市场大幅波动,为人民币国际化营造稳定的政策环境。

综上,特朗普关税政策虽给全球贸易带来挑战,但也为中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战略机遇。中国应把握这一契机,通过优化对外贸易布局、支持企业出海、推进资本账户开放、深化汇率改革、发展金融市场和完善政策监管体系等措施,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升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