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回顾

魏尚进、汤敏: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24-04-09

2024年4月3日,原国务院参事汤敏走进“复旦金融公开课”,与《复旦金融评论》主编、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终身讲席教授魏尚进,以“如何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题,深度解析新质生产力的内涵、逻辑与实践路径,共同探讨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汤敏博士指出,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与传统生产力相比,传统生产力依靠靠大量资源投入,新质生产力则具有更高的技术水平、质量、效率和可持续性,特别强调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提升。在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迅速,尤其在新兴产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国家长期以来对研发投入的支持,以及人才的快速增长。从省份和地域来看,东部省市的科技水平和新兴产业多样性较高,新质生产力发展较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要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要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质生产力如何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汤敏博士通过案例讲解深入浅出地展示了如何利用新技术和新理念,将传统行业注入新活力。希音的成功是数字化、设计创新和社交电商的完美结合,充分利用了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优势,实现了快速发展;麦当劳通过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提升了效率,重新聚焦中国市场;桂林银行通过扎根农村、数字化转型和基层服务的方式,实现了业务的快速扩张;榕江县的村超足球联赛展示了如何利用体育赛事和美食文化,以及互联网的力量,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每个案例都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在传统行业中引入创新,发掘新的商业机会,实现企业和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最后,汤敏博士讲述了人工智能(AI)的未来发展以及其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前景。他提出,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根据一些专家的观点,生成式人工智能如GPT具有革命性的技术进步,因此,人工智能不仅会改变现有的产业格局,还将带来颠覆性的变革。在中国,人工智能的应用也在不断扩大。从各种大模型的陆续出现,到人工智能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践,人工智能正在成为中国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之一。例如,一些公司利用人工智能为化妆品等产品打造网红,通过数字分身等技术形式,扩大了产品的影响力和销售渠道。此外,人工智能还被应用于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如为留守儿童和孤独老人提供陪伴和交流的数字分身技术。

 

在对话环节中,魏尚进教授提出,汤敏博士所提及的新质生产力对于科技密集型行业至关重要,并强调即使在传统行业,也存在着提升新质生产力的潜力,同时引发了对于如何营造对企业家友好的环境、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讨论。汤敏博士强调了企业家在推动新质生产力中的核心作用,他进一步提出了人才培养的问题,特别是关于如何提高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他认为,长期以来我们更关注“A型人才”(门门考“A”),但在人工智能时代,更需要具有突破性的“X型人才”,需要一大批能够实现“0到1”原创性突破的创新人才。此外,针对国内品牌崛起和投资机会、数据隐私与安全、以及新质生产力与社会公平的问题,汤敏博士认为,中国品牌崛起源于年轻人自信、品质提升和创新驱动,现在已实现柔性化生产。他指出,数字技术降低了定制服装成本,但仍需国家支持。在投资方面,他强调挑选成功案例,警示股市投资需注意行业热度不一定带来机会。汤敏博士还提及数据隐私与安全需权衡,过度限制可能阻碍科技发展,需政策与企业共同探索。

 

“复旦金融公开课”是由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于2020年重磅推出的高端线上财经免费课程。课程结合金融经济领域热点议题,广邀国内外大师级嘉宾,纵论世界变局,把脉中国发展,力求打破高等教育藩篱,探索金融精英教育普惠之路,让更多人走进金融知识的殿堂,感受金融的魅力。敬请关注微信视频号“复旦国际金融学院”观看课程回放,欢迎订阅微信小程序“复旦金融线上教育”,解锁更多精彩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