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尚进、汪涛: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7-24
2023年6月28日,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与亚洲经济研究主管汪涛走进“复旦金融公开课”,与学院学术访问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终身讲席教授魏尚进,以“国际投资者关心中国经济的什么问题?”为题,展开深度对话。
课程伊始,汪涛先分析了疫情后中国经济的复苏情况。她提出,中国经济复苏在第一季度比较符合预期,出行、消费明显反弹,房地产触底环比显著增长、出口有韧性。在第二季度,经济复苏相对放缓,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随着全球经济放缓,出口开始下行;第二,房地产行业在第一季度明显反弹之后再次大幅下行;第三,消费复苏势头减弱,地方财政状况紧张,削减开支,也影响了消费者信心。汪涛接着分析了中国经济的长期挑战。她指出,人口老龄化、债务高企、消化房地产深度调整后的诸多问题、美国限制对中国的高科技出口等是未来面临的几个主要挑战。
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是什么?汪涛认为有以下三方面。从人口老龄化来看,目前中国不是劳动力供给不足。长期来看,政府已经放宽人口出生方面的政策,当然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产生正面影响。不过中国还有相当规模的剩余劳动力可以通过户籍制度改革转移出来,另外适当延长退休年龄也可以在这十年释放大量劳动力;从债务方面来看,中国储蓄率非常高,且大都存在国有银行,难以出现流动性短缺带来的债务危机。债务问题也可以在政府的协调下有序化解,不会出现由市场拉动破产出清的情况;从科技发展来看,虽然最顶尖的科技领域因为限制会比较困难,但中国总体科技水平和生产力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通过产业升级和设备更新,行业将往更高附加值的产业转移。而产业链重构方面来看,中国市场较大,增速较快,也会有一部分外资企业把与中国市场相关的产业链转移到中国,部分抵消产业链因为脱钩压力的外移。
在讨论环节中,魏尚进教授就国际投资者也关心的“人民币国际化”话题指出,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有了长足进步,我们同时需要注意到每个国家货币的国际化程度都有适度性,不易操之过急。在目前国内的风险识别和监管体制下,过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需要进一步的资本账户放开,而这可能会带来金融的不稳定,结果对经济增长可能起到反作用。另外,魏教授指出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过去3-5年,中国每一年的GDP增长率都高于美国,但中国GDP相对美国GDP总量差距反而扩大了。这个现象怎么理解呢?魏尚进教授解释道,美元的国际地位在后面扮演一定的角色。具体说来,一般规律是像美国这样通货膨胀率比中国高的国家,美元相对人民币应该是贬值的,但是由于美元的特殊性,使得虽然美国通货膨胀率高,但是美元汇率相对人民币反而升值,这样美国以美元计的GDP相对中国GDP差距也被拉大。
“复旦金融公开课”是由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于2020年重磅推出的高端线上财经免费课程。课程结合金融经济领域热点议题,广邀国内外大师级嘉宾,纵论世界变局,把脉中国发展,力求打破高等教育藩篱,探索金融精英教育普惠之路,让更多人走进金融知识的殿堂,感受金融的魅力。敬请关注微信视频号“复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观看课程回放,欢迎订阅微信小程序“复旦金融线上教育”,解锁更多精彩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