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回顾

陈诗一:要实现碳中和必须实现两个脱钩

发布时间:2022-06-30

2022年6月29日19:30,安徽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经济学特聘教授,2018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得主陈诗一教授,走进“2022复旦金融投资课”,围绕“碳价、碳金融与碳中和投资”主题,全面剖析碳中和与能源转型之间的密切关系,我国当前碳交易和碳金融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复旦碳价指数对于碳交易、碳定价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课程伊始,陈诗一教授首先为大家介绍了全球碳中和背景。工业化近两百年以来,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浓度不断增高,地球的地表温度不断升高。随着科学界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认为人类过量的碳排放是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因此,国际社会在联合国框架下,携手应对气候变化。聚焦中国,2020年9月22日,首次提出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然而我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二氧化碳减排量最高,且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跨度最短,碳中和相比其他欧美国家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在解释碳中和与能源转型的关系时,陈诗一教授指出,化石能源燃烧是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实现碳中和需要同步推进能源发展转型。未来要实现碳中和必须实现两个脱钩,一是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的脱钩,二是二氧化碳排放与能源消耗的脱钩。但是,陈诗一教授强调,零碳技术是资本密集型的,实现传统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的技术转型需要大量的投资,而且是长期低成本的资金,这是实现碳中和的核心。投资若仅依靠政府的财政资金是远远不够的,要引导市场资金投向低碳零碳方向,从而助推能源技术革新的发展。


提及中国的碳交易与碳金融发展,陈诗一教授提出,2013年我国开始在七个区进行碳交易试点,2021年7月16号在全国统一碳市场上线交易。碳交易是碳金融的基础和核心,碳金融的功能大多都需要借助碳市场交易来发挥。中国碳市场的金融化程度还很低,产业发展阶段又面临着远远超过欧美的低碳转型压力,迫切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价格信号更好地引导节能减排和低碳投资。


最后,陈诗一教授强调,我国碳价的稳定和有效,并达到《巴黎协定》提出的价格水平,急需科学有效的碳定价机制。复旦碳价指数(Carbon Price Index of Fudan,简称CPIF)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格。自2022年11月首次公布至2022年4月,碳市场上实际价格走势和CEA复旦碳价的走势基本一致,这表明复旦碳价指数较好地预期了CEA的价格水平。同时国际影响力初显,国际交易者可以通过路孚特获得复旦碳价指数信息。展望未来复旦碳价指数,陈诗一教授表示,将进一步丰富碳价指数品种,开展基于复旦碳价指数的碳金融产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