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柳:构筑资金防火墙,维护支付安全
发布时间:2023-08-24
2023年8月11日,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金融学助理教授杨春柳走进“复旦金融公益课”,为大家带来《支付新纪元:数字金融时代的个人隐私安全》主题课程。杨春柳教授详细解答常见的金融支付问题,全面梳理支付的概念、支付的过程、支付的体系等重要问题,并就当前的支付服务、支付监管、支付结算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具体问题做出专业分析和建议。
本人的银行账户或银行卡能否出借或者出售给其他人使用?杨春柳教授明确指出,将本人银行卡出借给网络诈骗的犯罪分子的行为触犯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简称帮信罪。帮信罪是刑法修正案新增的罪名,在最近几年已经成为继危险驾驶罪、盗窃罪之后的第三大罪名,足以看出该罪名巨大的危害性和覆盖范围。此外,如果公安机关认定买卖银行卡或者账户的单位或者个人,银行和支付机构对公安机关认定的买卖账户的单位或个人,将会实施5年内不能开立新的账户,5年内暂停银行账面非柜面交易和支付账户所有业务的相关处罚。杨春柳教授提醒到,如果家中有闲置的手机卡银行卡等,一定要及时注销,不要贪图小利,而将自己的银行卡以任何的理由或者任何形式出租出借或者出售。
为什么要进行个人银行账户分类?杨春柳教授提出,人民银行建立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制度的初衷是通过分层、分类地使用账户,为个人建立资金防火墙,有效地保护个人银行账户资金和信息安全。形象地说,三类银行账户就像是人们三个不同资金量的钱包。Ⅰ类户是“钱箱”,个人的工资收入等主要资金来源都存放在该账户中,安全性要求较高。Ⅱ类户是“钱夹”,个人日常刷卡消费、网络购物、网络缴费通过该账户办理,还可以购买银行的投资理财产品。Ⅲ类户是“零钱包”,主要用于金额较小、频次较高的交易。把三类账户设置隔离,既可以兼顾操作的便利性,也可以规避金融诈骗的风险。杨春柳教授建议,基于我们的一类账户,也就是工资卡,再开立一个二类或者三类的账户,工资发到一类账户里后,再把其中一部分要用于消费的资金转移到二类或者三类账户里面,这样就可以隔离我们一类账号的风险,不容易受到电信诈骗的危害。
如何维护支付安全?杨春柳教授提醒到,支付方和被支付方都离不开法律法规的保护和约束,以确保支付的有序运转。支付相关的重要法律法规有很多,对于个人来说,千万不可以向违法犯罪分子提供自己的资金账户,也不可以帮助违法犯罪分子通过转账或者其他支付结算的方式转移资金,否则就有可能触犯洗钱罪。同时,个人也应该提升支付的安全意识,来守护自己的财产安全。为了提升移动支付使用安全,一是要提升防范意识,在使用手机的时候,千万要保护个人隐私;二是一定要保持警惕,不要贪图小利,而让网络诈骗分子有可乘之机;三是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不要轻易听信别人短期高收益的承诺;四是如果真的不幸遭到了电信诈骗,一定要及时报警,向公安和警察求救,尽量降低损失。
“复旦金融公益课”是由复旦大学、蚂蚁集团联合出品,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蚂蚁金融教育基地联合研发推出的全新金融普惠线上课程。课程聚焦“让你受用终身的金融知识”主题,旨在推动金融知识普及,提升国民金融素养,优化家庭财富水平,最终促进国家普惠金融和国民金融健康的高质量发展。敬请关注微信视频号“复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和微信小程序“复旦金融线上教育”,观看课程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