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追求“严谨”到超越“严谨”,8年高级交易员为何选择复旦泛海国金FMBA PT+?
发布时间:2020-09-16
从大学选专业时随意的青葱少年,到风格严谨稳重的高级交易员。一个普通的理科生,如何在香港发现让自己热血的工作?又怎样从濒临崩溃的“低谷”走出,成为获得银行间外汇市场优秀交易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主题建功奖的认可?走进今天故事的主角:复旦泛海国金FMBA PT+首期班学生——唐琦。
武汉-香港-上海,从“随性选择”到“刻意成长”
2007年,唐琦考入华中科技大学时,还不知道“误打误撞”选择的数学专业,对未来有什么作用。
“那时候,我是个非常随性的人,对未来没什么概念。有的同学一开始就很清楚:未来想做编程、研究或者当老师。但我都没感觉,只是对金融有点兴趣,当时就选择了武汉大学金融学的双学位。”
真正让他明确要往交易员这个方向发展,是2010年他申请到一个在香港跟交易相关的实习机会。“在香港的实习和在武汉的学习节奏反差特别大。那时候早上10点上班,下午6点下班,回到酒店盯夜盘,然后做PPT和报告,一般都到凌晨2、3点,睡几个小时,然后接着上班。整个实习期间都像打了鸡血一样,一直这样循环。”
就是这样高强度、快节奏的实习经历,让唐琦对广阔的金融世界有了直面而立体的初认识,更重要的是,他发现在这个广阔的金融世界里,自己最喜欢也最适合的位置,正是交易员。
毕业后,唐琦选择来到上海,开始了他真正的交易员生涯。
数学:定义我“严谨”的个性和风格
工作8年,谈到自己现在的工作,唐琦说曾经的数学训练塑造了他严密的逻辑思维和严谨的交易风格。
“我记得我第一份工作面试时, 面试官问我一个问题:‘那么多金融科班出身的人,我为什么要选择你这么个数学背景的呢?’我告诉他:‘因为我逻辑思维强。’面对行情,你怎样说服他人相信你的观点?你的依据是什么?这些都需要层层分析与推导。严谨的逻辑思维是我在数学专业学习和训练中培养出来的。”
这些年,唐琦获得过银行间外汇市场优秀交易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主题建功奖等奖项的认可,但他说,对工作印象最深刻的,却是几乎要“崩溃“的那一段经历。
“我有段时间差不多整整一个月,每天在亏钱。亏到快要逼近我作为交易员的月止损线!当我回头看的时候,我认识到是一开始自己对市场的判断失误,后来就是个人情绪的不断作用,心态失衡、睡眠不好导致我身体状态也不好,然后恶性循环,工作状态更加糟糕。这段经历让我成长了很多,因为交易员是一个高压状态下、特别容易暴露人性弱点的工作。我意识到要平衡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控制自己的情绪是多么重要。”
“现在我是很严谨、重规划的人。工作上每天什么位置开仓、平仓,我有自己的策略。在生活中出门旅行时,我也一定是做计划、订酒店的人。”
选择复旦泛海国金FMBA,突破自我定义
“严谨、重规划”的唐琦在工作的第7年开始了新的规划。此次他规划的目标,却是突破自己“严谨”风格的限制。
唐琦坦言,尽管“严谨”风格让他收获了很多,但也会错失一些机会。他也期待自己能在保守和激进之间掌握平衡。
为什么选择到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FMBA PT+学习?
他说,本科阶段虽然学习了金融双学位,但内容是比较基础和片面的,跟实务接近的课程更多是研究生阶段。偶然一次和朋友谈到未来职业规划时,他意识到,也许是时候系统学习金融了。于是,考研就正式提上日程。
“在这个行业打拼,我发现圈子里复旦的校友最多,时间长了我也有了‘复旦情结’。在当今金融领域,复旦大学位列国内三甲,沪上第一。对我而言:复旦不仅有金融的硬核理论研究、更有金融的优美人文底蕴,刚好‘中和’我严谨的理科思维。在上海选择金融方向的研究生,除了复旦,我没有考虑过其他学校。”
“选择项目的时候,我之前的老板亲自给我推荐了复旦泛海国金FMBA PT+项目。他本人也是行业内多家商学院的客座或特约老师。他告诉我,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是为了服务国家金融战略,按照国际一流商学院管理模式和标准创办的创新型学院。给FMBA项目授课的老师们,有的是国外知名商学院的终身教授,有的是金融行业的高管。这样师资配置的MBA项目,在国内是凤毛麟角。”
现在,唐琦和其他FMBA PT+的小伙伴们一起,在复旦泛海国金已经开启了他的超越之旅。
目前,2021级复旦泛海国金FMBA PT+正在热招中,欢迎致电招生老师了解项目详情。
了解高额奖学金信息,请点击下文链接。
复旦泛海国金2021入学FMBA PT+ 奖学金大盘点 | F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