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专题三】唐敦哲:稳定币的技术特征与经济影响丨灼见

发布时间:2025-07-01     

稳定币的技术特征

 

1、区块链技术提供安全支撑。区块链去中心化分布式账本保障稳定币交易安全,多节点共同验证消除单点故障风险。哈希加密与链式结构确保交易不可篡改、可追溯,零知识证明实现隐私保护与合规平衡。

2、智能合约实现运行自动化。智能合约将稳定币运行规则代码化,实现发行、抵押、清算等操作自动化,避免人为干预风险。可编程性支持多样化金融场景,如条件支付与多方分账。其开源特性便于社区审查,降低代码漏洞风险,提高系统可信度。

3、价值锚定保障稳定性。不同类型稳定币采用差异化锚定策略。法币抵押型依赖储备管理与透明披露;加密资产抵押型通过严格抵押率和动态风控抵御波动;算法稳定币基于博弈论设计激励机制调节供需。多种机制互补,保障稳定币价值稳定。

4、交易效率与成本优势。基于区块链的稳定币交易实现7×24小时实时结算,资金到账时间大幅缩短,去中心化架构降低中间成本,手续费显著低于传统支付。可编程性支持与金融应用集成,拓展交易场景,满足数字经济多样化需求。

 

稳定币的经济影响

 

当前,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通的是美元稳定币。美元稳定币凭借美元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战略意图。从积极方面来看,美元稳定币凭借其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特性,提升了跨境支付的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有力地促进了全球贸易和金融活动的数字化转型,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但同时,美元稳定币在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扩张,也存在诸多负面效应。

1、美元稳定币强化了美元霸权。美国试图通过在全球数字经济领域大力推广美元稳定币,将美元的影响力从传统的金融体系全面延伸至新兴的数字货币领域,进一步巩固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和结算货币的核心地位。美元稳定币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剧了国际金融体系的不平等,强化了美元霸权,抑制了其他国家货币的国际化进程,不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金融新秩序。

2、干扰其他国家货币政策自主性。在货币政策层面,美元稳定币的跨境流动严重干扰了其他国家货币政策的独立实施,,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当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时,大量美元稳定币会流入新兴市场,导致当地货币供应量增加,推高资产价格,引发输入性通胀;而当美国货币政策收紧时,美元稳定币又会迅速回流,造成新兴市场货币贬值、资产价格暴跌,使这些国家难以根据本国经济形势独立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

3、存在较大的流动性风险隐患。在金融稳定方面,当前美元稳定币的发行与交易缺乏有效的全球监管协调机制,储备资产透明度普遍不足。一旦市场信心受挫,可能引发大规模的挤兑潮,导致稳定币价值崩溃,这种风险不仅会在稳定币市场内部蔓延,还可能通过金融市场的传导机制扩散至整个全球金融市场,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威胁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

4、冲击他国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在金融安全层面,长期过度依赖美元稳定币进行贸易结算和金融交易的国家,会削弱本国货币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地位,限制国家经济政策的自主空间,使国家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美国金融体系,损害国家的经济主权和金融安全,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