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等关税”存在两个致命错误。
该政策的第一个根本性错误在于其基本概念:白宫的公式认为,美国整体的贸易逆差或针对某个外国的双边贸易逆差完全是由贸易伙伴的贸易壁垒或其他不公平贸易行为所致。与此不同,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表明,任何国家的贸易失衡(也就是出口与进口有区别)都起源于其国民储蓄与国民投资之间的差额。比如,韩国对美贸易顺差反映了其国民储蓄超过国民投资;美国贸易逆差则反映其储蓄相对于投资的不足。事实上,许多与关税或非关税壁垒无关的因素都可能改变一国的储蓄—投资缺口,从而改变贸易逆差的值。例如,美国在得克萨斯州发现新的大型页岩气田, 那会调高美国居民对未来财富额的预期。当美国老百姓觉得自己变富之后,虽然更高的收入要过一段时间才发生,但他们马上会提高消费(也即降低储蓄),也会提高对油气的投资。这种情况自然会扩大美国与多数贸易伙伴的贸易逆差。然而,按照当届美国政府的逻辑,此类情况下贸易逆差的扩大,竟被归咎于外国不公平贸易行为的加剧。
这一逻辑在其他方面同样站不住脚。以服务贸易为例:美国对中国、欧洲等众多国家长期保持巨额顺差。若按美国政府的逻辑推演,这种顺差理应归咎于美国自身的大规模不公平贸易行为,而非其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显著比较优势。
该关税公式的第二个错误在于,其假定提高关税只会减少美国进口,而不会显著影响出口。这一假设在两个方面存在严重谬误:首先,贸易伙伴可能采取反制措施。例如,中国已宣布将对美国进口商品全面加征34%的关税,以回应美方对华商品的新关税。这自然会消减美国今后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