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回顾

徐佳熹:未来我国医药产业的消费红利、工程师红利依然存在

发布时间:2022-07-14

2022年7月13日,兴业证券董事总经理、自营分公司副总经理、证券投资部总经理徐佳熹,走进“2022复旦金融投资课”,围绕“医药的产业周期与政策演进”主题,从中国医药行业的长周期与短周期驱动因素、新医改下的挑战和机遇切入,全面阐述如何把握需求升级下的消费红利,以及供给升级下的创新红利和工程师红利,并对新一轮医药大行情下的行业机遇给出具体投资建议。



课程伊始,徐佳熹总经理首先阐释了医药行业大赛道中的多行业逻辑。他提出,医药行业被视作多个行业的合集,其中既有偏周期的,又有偏消费的,也有偏科技的,包含多个行业的逻辑。医药行业中偏周期的行业类别,比较典型的诸如原料药,产业研究与投资研究的模型基本参考化工的周期性,考量的核心是需求与供给不断波动的变量;偏消费的行业类别,比较典型的诸如医疗服务,与消费中的商贸零售逻辑相像;偏科技的行业类别,比较典型的诸如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具有高投入、高研发、高技术、早期基本无产出的特点。


在阐释医药行业的多行业逻辑后,徐佳熹总经理详细解析了中国医药长周期与短周期驱动因素。他提出,我国医药发展中,每一轮崛起的公司均有时代赋予的驱动力,也同时面临所存在的挑战。从长周期来看,即使在我国GDP增速相对减缓,且CPI增速相对下行的阶段,医药行业仍然能保持较高利润端的增速,比较优势明显,体现了医药行业的刚需属性与相当的韧性。遵循长期逻辑的投资选择,生命科学上游、药品、器械、医疗服务、外包服务赛道属性更优,同时还要根据各赛道的不同特性进行具体评判。从中短期来看,常态化防控下疫情持续时间不确定,需要寻找穿越疫情周期的子行业,把握疫情不确定性下的医药需求韧性,在投资和产业标的的选择方面,可以考虑对冲品、外供链、需求回补等不同的思路。


随后,徐佳熹总经理深入剖析了新医改下的挑战与机遇。他认为,随着多轮国家组织、地区联盟采购的不断推进,集采力度、深度正不断提升,我国集中采购常态化格局已然形成,且除药品外,高值医用耗材也正以国家组织、地区联盟以及各省市带量采购的方式持续快速推进。同时,DRG/DIP作为重要的医疗管理工具,也在通过经济行为引导分级诊疗,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分配。


在此背景下,徐佳熹总经理认为,随着消费属性资产在新零售格局下再洗牌,新技术创造新需求,人才等资源禀赋全球比较优势加持下资本在高端制造业加速扩张,消费医疗、前沿技术、高端制造、全球产业链等投资方向在调整后将再度崛起。未来中国医药产业的消费红利(消费医疗)、工程师红利(高端制造)依然存在,并将延伸至整个产业链的高端制造与国际化(自主可控)。如何把握需求升级下的消费红利?徐佳熹总经理提出,要关注医疗服务和药店的消费复苏,行业龙头强者恒强;同时,要关注中药消费品及品牌OTC,行业受益消费升级,发展向好;另外,要关注疫苗行业新变局,具有创新能力的国产疫苗企业有望迎来“量价齐升”行情。如何把握供给升级下的创新红利与工程师红利?徐佳熹总经理认为,首先,生命科学上游进入行业新阶段,未来空间广阔,头部公司优势逐渐显现;其次,CXO赛道景气度依旧,CXO仍是医药板块中具备高业绩确定性和较强成长性的赛道;同时,在多种因素的共同发酵下,中国创新药市场飞速发展,践行创新、创造价值的优秀企业将在“大浪淘沙”中崛起。另外,要关注医疗器械高端制造中的硬科技与国际化,我国国产医疗设备已逐步突破多项技术壁垒,未来十年,国产替代和产品出海是中国医疗设备发展的两大主旋律。


课程的最后,徐佳熹总经理分享了他对于医药行业的感想。他提出,行业面临中长期的挑战并不少,要做长期正确的事,方向大致正确,执行坚实有力。对于创业者,要注意倾听资本市场的声音,但不要完全被资本市场左右,医药行业是个长期主义的行业,创业者的个人财富只是水到渠成的结果。对于市场投资人,二级市场投资人短期不必再悲观,一级市场投资人仍需等待一段时间,但现在也正是最好的挖掘标的和思考投资策略的时机。展望下一轮医药行业周期,与现在的流行的可能并不完全一样,需要具备更超前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