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在职金融MBA 2023届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刘轶斌、周睿和徐李莎:知行合一,打造一条超越自我的向上之路

发布时间:2023-06-06     


毕业于清华大学法学院的徐李莎,在传统行业工作8年以后,更希望能够在金融知识上充实自己,为职业长期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为此,徐李莎于2021年加入复旦在职金融MBA项目,并努力追寻自己的职业理想。

回顾两年的学习时光,徐李莎用“合作”、“颠覆”、“再成长”三个词语形容自己的收获。“MBA教育与传统学术教育相比,更注重团队合作。”她说,“在完成优质的论文、获得好成绩之外,融入团队、凝聚团队、建立合作、实现共赢才是更重要的。”

徐李莎还记得她和小组成员们共同完成的《组织行为学及人力资源》课程作业获评A时的激动心情。他们以小品的形式呈现作业。每个成员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贡献力量。“这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的成就,而是团队所有人共同配合碰撞出的创意,对此我感觉特别自豪。”

在团队观念和合作意识以外,徐李莎也在学习中实现了对过往认知的“颠覆”。有一次,高华声教授在课堂上分享了一个涉及海底捞创始团队股权的案例,她的第一反应是应该用“谈判”去应对。“可能法学专业出身的人对抗性意识比较强。”但教授抛出的理念却让她备受启发:“教授告诉我们,人与人的关系不是天平上的砝码,丢掉情谊并不利于长期发展。”这让徐李莎意识到打破“非黑即白”思维习惯的意义:“对法务工作而言,解决‘事’其实离不开‘情’,从消极中寻找积极的一面或许更能取得突破。”

凭借“法律+金融”的综合知识体系、以及复旦在职金融MBA项目赋予自己的金融思维与思考格局,徐李莎逐步将所学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具备系统性金融知识以后,我在审查合同和思考案情时就能更容易看清条款和事实背后的实质权利义务。比如在分析合同背后业务实质时,我会同时考虑到权益和债,这些都有助于我更准确、更高效地处理工作。”

始终保持学习和求知状态,是徐李莎成为复旦在职金融MBA项目优秀毕业生的秘诀所在。如今,徐李莎在精进自身诉讼和非诉业务的同时,更将目光投向了ESG行业,期待能在未来投身新领域,学以致用,追求新的事业突破。



尽管在读大学时选择了计算机专业,刘轶斌在内心深处始终怀着对财务工作的热爱与向往。2008年,他力压众多科班出身的竞争对手,成功走上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的审计岗位,开启了自己的财务职业生涯。

互联网行业发展日新月异,运用好现代化的金融工具已成为时代趋势。刘轶斌深知要想更好地帮助公司判断市场宏观经济走向,优化资本结构、提升融资能力,就必须强化个人金融能力、构建金融思维。为此,他在2021年选择来到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在职金融MBA项目,为自己和企业的未来积蓄新能量。

项目的课程丰富而充实,但作为在职学生,刘轶斌需要平衡好学业与工作、生活的关系。为此,他在老师的引导和同学启发下开启了“时间管理能力”的修炼之路。“用经济学的眼光来看,时间就是一种财富。要顺利完成在职MBA的学习,就要合理分配时间,抓住并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兼顾多重任务。”这极大地启发了刘轶斌对团队管理的思考。

财务总监怎样才能高效高质量地带领团队完成工作?“简单来说,就是要明确目标,把时间用在最重要的事上。”面对特定的任务目标,他既要充分发挥执行力,又要关注执行反馈,及时总结和处理影响任务执行的各种因素。被学习“倒逼”出来的时间管理能力,让刘轶斌在高强度的工作下依然游刃有余。

在项目科学严谨的课程框架下,刘轶斌不但收获了金融新知,更锻炼出了高效的“信息数据整合能力”,并掌握了通过Python、Stats等软件进行海量数据处理的技能。“这对我来说非常实用,因为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我需要为公司寻找有价值的市场信息及行业数据,并充分整合运用。”


如今,而立之年的刘轶斌依然充满了对学习的无限热情、对未来的进取斗志。“我希望自己能为公司提供更有效的财务管理等解决方案,并在合适的时机开启创业之路。”


自高考考入复旦大学法学专业起,周睿就把“敢于挑战”这一自我属性体现得淋漓尽致:专业成绩名列前茅,获得国际顶级律所奖学金的同时拿下中国知名律所的offer;历经大所工作的锤炼,投身风云变幻的私募基金行业,只为探索不同领域的可能性。

伴随着私募基金股权投资行业从量的增长迈向质的发展,身为上市集团公司下属投资公司法务总监的周睿萌生了系统性学习金融知识的念头,以便弥补自身短板,更好地帮助团队开展投资业务。“合规风控是金融机构的基石。只有像投资人一样思考,才能始终走在行业前端。”

2021年,周睿加入了复旦在职金融MBA项目。文科专业出身的她在金融课程的学习上面临一定的压力,尤其是那些对数理水平要求较高的科目。“好在复旦在职金融MBA项目就像一个大家庭,师生们互相友爱、彼此支持,他们给我带来了不同视角的启发,也帮我克服了跨界学习的困难。”

“两年的在职金融MBA学习,让我在投资逻辑方面建立了较为专业和深刻的认识。”周睿说,“以前我在判断一个投资项目是否可行时,总习惯于从法务角度出发,局限于合规这一维度。”如今,她更能像高瞻远瞩的商业决策者一样去理解每项交易背后的原因和诉求,将商业模式等因素纳入投资业务的考虑范畴。在周睿看来,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是职业能力的一个重大提升,更是在复旦课堂收获的知识更新和“再运用”。

此外,《价值评估》等课程也为周睿在个人投资上提供了实用性的参考。“估值是投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课堂上教授深刻的洞察和丰富的案例分析给我带来很大启发,我也因此构建起属于自己的估值模式,并运用到了投资实践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正是出于对项目的强烈认同下,周睿担起了“学生大使”的责任。她为此倍感自豪:“把自己获得的收获与人分享,帮助更多优秀的同学了解并加入项目,这是一件让我充满成就感的事。”

学习和工作之余,周睿也是一位运动爱好者。她喜欢登山,更热爱滑雪,是校友会滑雪俱乐部的创始团队成员之一。“以雪会友,在推广滑雪运动之外,俱乐部还能打通不同项目不同年级之间的隔阂,让校友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建立起更深的联系。”

“相信光,靠近光,追随光,成为光,散发光。”

一个人蜕变成长的最好方式,就是与足够优秀的人同行。作为复旦在职金融MBA项目大家庭的一员,刘轶斌、周睿和徐李莎以敢于开拓和勇于坚持的精神收获了个人的荣光,更为他们各自的远大前程创造了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