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军委员建言咨政被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广泛报道 | “两会”FISF声音系列之四

发布时间:2024-01-28     



2024上海“两会”期间,上海市政协常委,民建中央财政金融委员会副主任、民建复旦大学委员会主委,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执行院长、金融学教授钱军的建言咨政被人民日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东方网、澎湃新闻、界面新闻等多家媒体广泛关注、踊跃报道,主题聚焦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科创发展与国际合作、经济复苏与中小企业信心恢复等领域。



2024上海“两会”聚焦建设“五个中心”的重要使命,“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为首要任务,如何发挥好科技创新的引领功能,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众多代表委员心之所系的“国之大者”。2024年1月25日,人民日报发布《大江东|上海两会观察:“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探路径、疏堵点、育英才》重要报道,引用钱军委员在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全面深化高水平改革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强劲动力”专题会议上的发言:“高端科技创新产业不只是前端研发和终端制造,我们也要做好产品端销售和服务。作为科创中心的上海,要不断完善创新配套服务业并优化创新产业生态,利用进博会等有国际品牌效应的活动,举办更多的大型和特色的国际专业会展。同时,鼓励组织上海的高科技企业参与国际展销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其次,省际和地区协同,充分发挥上海在长三角以及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强与这些地区省市创新合作,通过优势互补,打造国内创新产业的良好生态,进而实现上海及全国科技创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4年1月24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发布的《科创发展没有国际合作“不符合经济规律”,委员建议平衡好这对关系》一文全篇报道钱军委员关于科创发展与国际合作的观点。钱军委员提出,“上海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要做好核心技术的国产替代与国际合作的平衡。没有国际合作,只靠单一的国内产业链,不符合经济规律。以光刻机为例,这台机器代表的前沿产业是数十年人类科技进步和高端制造的积累和国际分工的成果,产业迭代速度非常快,如果完全实现对产业链上所有零部件的国产替代,成本非常高。我们对重点科创行业应该两手抓,既要加强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国产替代,也要深化国际合作。作为改革开放和吸引外资的前沿,上海最有条件也最应该成为中国战略新兴行业的国际关键枢纽。”


2024年1月22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当天,钱军委员走进政协联线“委员时间”,面对澎湃新闻的直播镜头,积极建言献策,分享2023年民建一号课题成果,以科技创新助力上海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钱军委员表示,2023年,民建上海市委主要围绕科技创新这一上海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深入调查研究,结合自身实际,把“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确定为2023年一号课题,举全会之力、汇会员之智,分别围绕加快培养优秀创新型企业、推动大中小科技企业协同高效创新、促进股权投资行业发展提升科技投入效能、营造良好企业创新生态,实现一流城市与优秀企业共同成长等,努力提出有价值、有深度的政策建言。



2024年1月22日,上海“两会”的“委员通道”上,钱军委员在接受界面新闻专访时表示,中小企业面临信心不足的情况。信心不足可能来源自身行业的困境,也可能跟整体经济复苏还未完全到位相关。实际上,各级政府有多项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出台,近期重要工作将是对文件做系统性梳理,对之前发布的已不符合现状的政策要终止,将具体的政策落地。同时,随着消费的持续复苏以及大环境的改善,中小企业的信心会随着经济复苏进一步提升。



本文综合自人民日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东方网、澎湃新闻、界面新闻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