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深度思考(二)】资本市场全新叙事逻辑:“东稳西荡”,中国股市有望快速企稳 | 灼见

发布时间:2025-04-09     

特朗普政府的全球对等关税方案正式落地,加征关税方案远超市场预期,尤其是对中国加征的关税幅度之大令人咋舌。

对此,学院金融学教授、复旦大学中国金融法治研究院副院长施东辉将从全球资本市场角度进行解析。

 

对等关税政策无疑将加剧全球经济分裂与贸易摩擦,在汹涌澎湃的逆全球化浪潮中,全球金融市场也遭受重大冲击。

从近期情况来看,无论是纳斯达克、道指,还是以原油、有色金属、以及新兴市场股市为代表的资产都遭遇全面大跌。在全球贸易秩序、地缘政治秩序面临重大重构的大背景下,资本市场面临着全新的叙事逻辑。

 

市场逻辑发生怎样变化?

各类资产全面大跌,市场逻辑从情绪化反应转向流动性冲击。无论是美国的VIX波动率指数还在飙升,还是黄金和比特币这几天的大跌,恰恰都反映了市场逻辑已经从情绪化的逻辑转向了流动性冲击,因此短期需要等待中美后续的博弈反应和相关对冲政策。

 

资本市场未来态势如何?

全球资本市场将会分化,呈现“东稳西荡”的态势。从历史来看,如果特朗普政府执意一意孤行,把贸易战升级的话,那么美国今年先衰退后滞胀的风险将会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处于高位的美股也将因经济走弱、通胀再起而波动加剧。

 

中国市场能否抗住冲击?

沪深300指数相对处于低位,以中央汇金公司为代表的“国家队”出手护盘,多家央企密集加大增持回购力度,金融监管总局、央行等多部委也接连发声。截至4月8日收盘,A股已有百余家公司宣布回购增持计划,市场有望在短暂冲击之后能快速企稳。

 

国内改革机遇将在哪里?

关税大战将倒逼中国加快改革,加速从“出口导向型”转向“消费和创新驱动型”增长模式。特朗普的关税冲击对于中国既是风险也是机遇,之前几年“保持定力”所储备的逆周期尤其是提振消费政策会加速出台,我们或将看到中国市场在巨大的外部压力下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消费热点和科技亮点,科技和新消费的发展趋势将会进一步延续,中国资产重估的故事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