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军:金融业开放有利于提高行业集中度

发布时间:2019-07-08     

中国政府不断释放进一步改革开放强信号,是2019年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的热点话题。


论坛期间,学院执行院长、金融学教授钱军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金融机构开放、资本市场开放并没有“走得太急”,两方面都是风险可控的。


对话中,钱军教授还详细前瞻了中国金融业开放的未来图景。



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执行院长、金融学教授 钱军


促变金融行业结构


“金融业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金融业开放细则加速落地”。近期以来,有关中国金融业开放的消息不断更新。


对于中国金融机构的开放问题,钱军表示,总体来讲,金融机构开放,有利于提高各个行业的服务能力,以及核心竞争力。


钱军同时提出,随着开放进一步扩大,中国金融机构与外资机构“同场竞技”,不同的行业遇到的机遇与问题有所不同。


“中国的大型、中型银行竞争力很强,其地位在国内市场不可撼动,因此受到外资机构入场影响不会很大。相比之下,外资券商和保险进入中国市场,会促进行业结构变化。”


钱军认为,中国投行的核心竞争力是立足本土,了解中国企业,国外投行则更精于国际业务。IPO和并购是国外券商的两个主要“战场”。近期中国推出科创板,实行注册制,这一制度设计非常接近美国纳斯达克。国外投行在处理这种业务方面具有经验。此外,随着中国企业进一步国际化,国际券商在跨国并购方面也具有优势。


目前,券商和保险行业在国外成熟市场中集中度较高。钱军还预测,今后五年,中国券商集中度将有所提高,外资机构的进入会加速这一过程。


保险业方面,外资保险已经在中国市场从事多年业务。钱军认为,现阶段保险业进一步对外开放最重要的作用是,有助于应对中国的人口结构变化。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为养老金融提供巨大市场,对应对老龄化结构的特种保险产品提出更多需求。此外,国外保险公司在再保险业务方面相当成熟,将这些公司引入中国,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的再保险市场发展。


根据钱军判断,总体来讲,金融业进一步开放,券商和保险行业的集中度会提高。“有适当的集中度,但是同时又保留了一批中小有特色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这样的结构比较好。”


对于一些外资机构入华,出现“水土不服”的状况,钱军给出两点建议,首先,在治理架构上,外资公司要充分给予中国子公司授权,实现本土化管理。其次,中国市场的监管体系应加大与国际接轨力度。


不应忽视资本项目安全


除了引入外资机构,吸收优良技术、经验,资本市场的开放也已经驶入快车道。


钱军表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吸引外资的主要模式是FDI,但一个更重要的模式,是FPI,P即为PORTFOLIO,就是外资直接购买中国的股票和债券,FPI现在发展很快,今后几年会出现更快地发展。


A股已经被纳入多个国际指数。其中MSCI指数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信息市场指数。按照A股目前市值,如果全部A股都被纳入MSCI指数,应该占指数40%多,而现在只有5%左右。钱军表示,到明年这个比例会从5%上升到20%,意味着跟踪国际指数的国际基金将增加A股市场投资,为市场提供资金支撑,至少也会呈现一种趋势。


在资本市场开放问题上,钱军还特别提到债券市场开放。他认为,中国债券已经纳入彭博巴克莱指数。这意味着,可能会有万亿美元级的资金进入。钱军表示,未来,非金融机构的企业和地方政府债将是中国债券市场中发展最快的部分。


在外资和外资机构引进的过程中,资本项目安全不可忽视。钱军认为,这个过程中,资金流动要比较正常,短时间内应避免大进大出。从考虑资本项目安全出发,长期机构投资受到欢迎。


钱军还表示,资本市场开放其实是双向开放,“我们欢迎外资进来,长期资本进来,我们也欢迎效率高、产品做得好、服务做得好的金融机构走出去。”


钱军近期的研究重点,是科创板与“沪伦通”。


科创板已经正式开板,这是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必要载体。“沪伦通”的正式“起航”开创了交易所互联互通的新模式,扩大我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


在钱军看来,市场间的互联互通需要政策和监管上的一致性,或者至少是互相理解、互相透明。此外,开放的过程中,需要适应资金跨境。


钱军认为,下一个有可能和中国市场对接起来的国际金融市场,仍将是欧洲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