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军教授接受中国国际电视台采访,深度聚焦上海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22-02-15     

近年来,我国金融开放力度空前,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快速提升。上海作为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率先探索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现行办法,有利于加快金融开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那么,当前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进程如何?在提升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背景下,自由贸易账户体系的运作还存在哪些问题?
近日,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执行院长、金融学教授钱军接受中国国际电视台采访,深度解读上海在探索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方面取得的进展,并强调了临港新片区在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建设和推广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推动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建设

近年来,上海在探索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方面已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跨境金融交易。在钱军教授看来,上海作为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对渴望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够创造更多的金融产品来实现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条件下的可投资产品。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发布的数据,2021年,企业通过自由贸易账户在银行办理代客买卖人民币以及银行自营买卖人民币同比分别上升47%和66%,自由兑换功能认可度持续攀升。

“你可以把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想象成一个连接境内和离岸及全球市场的特殊账户系统。”钱军教授解释道。他进一步指出,虽然自由贸易账户并非完全没有限制,但却是一项相当大的创新,之所以会取得如此快速的增长,其中的一个原因是由于此前的开户和使用基数比较低。

在钱军教授看来,上海在探索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方面取得的进展在全国非常突出,除了自由贸易账户之外,也在探索建设更多连接国内外账户体系和市场的‘桥梁’,不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仅满足境内企业、家庭和个人通过人民币进行海外投资的基本需求,也满足境外资金投资人民币计价产品的巨大需求。

自由贸易账户设立于2015年,随后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进行试点,是多管齐下实现更加活跃的人民币交易和投资的重要策略之一。临港新片区致力于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并在探索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方面重点发力,这也是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举措之一。

创造更多的金融产品

随着使用自由贸易账户的公司越来越多,资金池也随之扩大。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末,上海各类金融机构共为3.8万家境外及区内企业开立自由贸易账户超13万个,年末余额折合人民币超40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约14%。

然而,自由贸易账户的运行仍存在一些问题。钱军教授指出,目前大部分的自由贸易账户都服务于境内公司,境外公司的使用比例较低。与香港和新加坡等完全开放的国际市场的账户体系和运作方式相比,自由贸易账户的设计仍过于复杂,导致较高的合规成本。比如,在账户运行的过程中,银行等金融机构被要求事先进行尽职调查以验证公司资金的真正流向,不利于其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此外,根据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课题组为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重点项目撰写的报告,自由贸易账户可以选择人民币离岸汇率和在岸汇率进行购汇和结汇,但随着两者走势日趋一致,这一汇率优势也基本不复存在。该报告还指出,上海的整体营商环境表现持续提升,但在发展离岸业务相关的外汇收支便利性、人才政策、财政支持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

“自由贸易账户的局限性在某种程度上要求人民币离岸使用的多样化,因此我们应该创造更多的金融产品。”钱军教授在采访中指出。他设想,未来将有更多的资本投入到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中,海外投资者也将有更多的动力持有人民币或是通过人民币进行投资,而不仅仅是将其用于商业交易和贸易结算——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有条件可兑换早在上个世纪就实现了。

钱军教授指出,与香港和新加坡相比,上海依托内地企业、家庭和个人理财的巨大消费市场,在吸引外资进入中国市场方面具有优势,这一优势凸显了上海在临港特区开展离岸人民币交易业务的根本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