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军:中小企业救助方案的核心是维护现金流
发布时间:2020-02-27
点击图片,查看完整课程
2020年2月25日,学院执行院长、《复旦金融评论》执行主编、金融学教授钱军带来 “复旦金融公开课”第二讲,深度解读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并提出“三管齐下”的短期和中长期救助方案,助力中小企业化“危”为“机”。本次课程在《复旦金融评论》官方抖音号,腾讯新闻客户端财经频道、直播频道、开课频道、抗肺炎频道,中银学习全网直播,吸引超过10万用户在线收看。同时,本课程还会在第一财经各大平台播出。
面对疫情汹涌,很多企业暂时按下了“暂停键”“延迟键”,业绩严重下滑,面临生死考验。钱军教授指出,中小企业面临的最核心的金融问题就是现金流问题。所有救助方案都有一个共同的核心点,就是帮助有序复工的中小企业降低成本,维护现金流。
短期来看,政府扩大财政支出,通过(临时性)减税、退税、降费,延迟社保和公积金缴纳等政策,帮企业把负担降下来。金融机构通过贷款延期、定向新增贷款等方式,可以为中小企业输血;除了银行等传统机构,以阿里、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依托大数据可以服务更多尾端客户。很多中小企业有比较固定的产业链,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也是重要的融资渠道。此外,市场机制下,线上经济取代线下经济的同时,可以帮助解决部分劳动市场的问题。
从中长期来看,钱军教授建议金融体系要为接下去大量的中小企业提供支撑和保障体系,如提供针对中小企业的“生产中断险”和其他险种、对冲风险的工具、直接融资渠道等。
政府、社会、市场三管齐下同时,最重要的是企业自救,即“有序、高效、低成本的复工”。钱军教授建议企业全力争取优惠政策、积极申请优惠贷款,通过灵活用工、灵活薪酬结构等降低企业成本。他强调,有很多线下活动不是暂时移到线上,而是要永久地转移到线上,中小企业要做一个长期规划。“中国每年有上千万的中小企业诞生,但是三年以后很多中小企业会改行。所谓‘不破不立‘,在疫情来了以后果断决定,主动转型升级,相信绝大部分中小微企业都能够生存下来,并且有更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