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日韩经贸论坛圆满举办 深度聚焦三国未来发展与机遇

发布时间:2020-11-04     



后疫情时代,东亚经济圈如何快速复苏、再造辉煌?2020年10月30日,由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与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共同主办的 “后疫情时代东亚经济圈再腾飞——2020中日韩经贸论坛”在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黄浦院区圆满举办,中日韩经贸领域专家学者、协会领导、企业家代表汇聚一堂,共话区域经济发展与机遇。


论坛上,学院执行院长钱军教授、中韩文化协会中国对外事业部秘书长金载赫先后致辞,钱军教授还发表了题为“中国金融2020,抗疫情,防风险,保发展”的主旨演讲。此外,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万广华教授、恒宽资本创始人宫里啓暉分别就“国际大变局与东亚经济”“中日产业・贸易・投资・旅游的现状和未来”发表主旨演讲。随后,宫里啓暉与日本三菱综合研究所原研究员魏海波、爱豊通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野村羲樹、上海泰朴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戴伯英、学院助理教授Jaeyoon Lee教授就当前中日韩经济形势展开圆桌对话。学院副院长高华声教授主持论坛。


钱  军

亚洲将成为全球经济复苏最重要推动力


学院执行院长钱军教授致欢迎辞并发表主旨演讲


学院执行院长钱军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亚洲将成为今后推动全球经济复苏最重要的推动力。今年上半年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相对于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量,中日韩三方贸易增长迅速、规模庞大。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日韩三国守望相助、联合抗疫,展现出邻里互助的睦邻友好精神,为全球抗疫提供经验、树立样板。疫情以来,中日韩三国与东南亚国家相互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从未中断,在疫情防控逐渐向好后,恢复十分迅速。从产业链角度,中日韩加上东南亚的很多经济体已经形成巨大产业链闭环,从高端到中端到低端的产品,都可以在区域里面进行生产和消费。


因此,钱军教授对中日韩三国能够早日签订区域经济合作协议表示期待。他从产业链、贸易活动和资本市场三个方面,深入浅出地剖析疫情以来发生的全球结构化问题的原因。钱军教授重点强调,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不是美国、不是欧盟,而是亚洲,如果把中日韩三国的贸易量加起来,规模已经赶上整个欧盟。钱军教授呼吁,对于全人类共同面临的疫情防控、环境保护、经济贸易等问题,全世界需要的是全方位的合作,而不是相互把门关闭起来。


金载赫

希望中韩两国在医疗、科技等多领域进一步合作共赢

中韩文化协会中国对外事业部秘书长金载赫致欢迎辞


中韩文化协会中国对外事业部秘书长金载赫对中韩两国取得的抗疫成果表达了称赞与认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至今已经10个多月,各国对疫情的表现和结果算是勉强通过了“期中考试”。根据客观数据,世界各国中,中韩两国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为得力,特别是中国在防控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希望中韩两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病毒等医疗技术领域取得进一步的成果。


金载赫表示,中国的儒家与道家哲学思想,一直绵延至今,对韩国的价值理念影响深远,深深扎根于韩国民众心中。相通的哲学思想和价值理念使中韩两国相互尊敬、信任与理解,希望两国未来在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环保再生能源等科学和经贸领域进行深入交流和研究,携起手来为亚洲以及全世界的发展做出贡献。


万广华

中国一定要做好自己的“家庭作业”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万广华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万广华教授以历史为坐标,纵观中国经济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前期至今的发展历程。中国和韩国经济的飞速崛起得益于第三轮全球化,但是,全球化的命运将走向何方?万广华教授认为,逆全球化的势头早在10年前就已经出现,且趋势愈发明显。


万广华教授分析逆全球化的根本原因是由收入分配问题带来的两个重要矛盾引起的:一是,劳动与资本的对立,收入分配一部分由资本获得的,一部分由劳动获得的,如今,大部分研究证明劳动占分配比例大幅度下降,工人通过劳动得到的报酬越来越少,而资本得到的收益越来越多,所以,就产生了逆全球化的现象。二是,国家之间的红利分配问题,不同国家收益不同,有的国家收益很多,有的国家蒙受损失,需要考虑国际间收益分配问题。万广华教授认为,由全球化分配带来的逆全球化浪潮很难解决,第三轮全球化或将走向终结。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巨大,与日韩之间的经贸联系紧密,中国一定要做好自己的“家庭作业”,连同日韩一起推动亚洲经济崛起。


宫里啓暉

日本和中国的经济是无法分开的

恒宽资本创始人宫里啓暉发表主旨演讲


恒宽资本创始人宫里啓暉与大家分享了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产业链紧紧相连的话题。宫里啓暉通过讲诉在这次疫情中,日本本土家具厂的生存命运、电动车生产链的跌宕起伏、卫生纸的供应紧张等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反映出日本的经济已经高度依赖中国的供应,高度依赖中国的游客与消费,日本和中国的经济是无法分开的。


宫里啓暉认为,为了日本经济的稳步发展,中日韩合作的向前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课题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次疫情中,如果没有中国经济产能的迅速恢复,有可能全球面临着更加大的挑战,中国的产能除了供给自身的需求,也向全球提供必须的生产物资,中国为世界经济运行注入了巨大的稳定性。


圆桌对话

后疫情时代,东亚经济圈如何再次腾飞?


中日韩三国如何合作安全重启经济社会?三国如何通过分享经验、相互借鉴等方式进一步优化自身模式?后疫情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日本三菱综合研究所原研究员魏海波先生、爱豊通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野村羲樹、上海泰朴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戴伯英、恒宽资本创始人宫里启晖、学院助理教授 Jaeyoon Lee就此展开圆桌讨论,学院执行院长钱军教授担任主持。


魏海波认为:中国需加强公共医疗与新兴经济的人才储备。对于疫情后时代的人才培养,他提出三点建议:首先,此次疫情暴露出,全球范围内公共卫生应急系统反应缓慢与公共卫生人才缺乏的现象,急需大规模相关人才供应。其次,疫情催生了包括无人销售、非接触快递、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内的约20种新生经济业态,中国的这些新生行业走在世界的前沿,但是相对的人才储备不足。最后,疫情等不确定因素导致学生去往欧美留学的意愿减弱,由此产生了巨大的教育市场,中日韩高校应抓住机遇吸引本土学生和国际留学生群体,推进跨国培养后疫情时代人才。



野村羲樹则认为:日本企业积极运用新兴技术参与中国市场。野村羲樹从日本中小企业角度阐述了中国对日本市场的影响。近几年,日本企业愈发感受到中国对日本市场的重要性,许多日本企业家到中国去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参观学习。疫情虽然阻碍了两国间人员的流动,但并没有阻断经济贸易的往来。在这次疫情中,中国经济恢复得太快了,大多数日本在华企业表现出对中国经济的乐观态度,表达继续留在中国的意向。中国线下展会已经开始,日本企业通过VR等技术形式参与其中。日本各大百货公司也积极通过跨境电商直播形式,向中国的消费者推荐商品。



戴伯英则表示:国家的重视与支持激发中小企业的活力和信心。在这次疫情中,他感受最深的是,国家对中小企业越来越重视了。疫情期间,戴伯英的企业收到国家30万的财政补贴,与减免2个月房租的政策支持。在一个不确定性充斥的市场中,国家的重视与支持激发中小企业的活力和信心。同时,戴伯英认为,疫情重塑了资本市场,相比于原先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现今无人技术、人工智能、远程办公等产业得到了重视与发展,中小企业要顺应时代变化,抓住时代浪潮中的机遇。



宫里啓暉认为:数字经济将激活日本经济发展。对于日本经济与资本市场的近况,宫里啓暉分享说,在过去日本“迷失的20年”中,政府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已经耗费殆尽,面对此次疫情,采取了直接给每人发放10万日元,给中小企业最高300万日元补贴的措施,这也是目前为止日本应对金融危机唯一一次直接财政支持。通过这次疫情,日本也看到了在数字经济产业的空缺,未来,数字经济的发展将进一步激活日本经济发展。日本本土商学院较少,希望中日高校、企业多方合作,共同培养金融、经济人才,为东亚经济再腾飞注入新鲜血液。



JaeyoonLee指出:中韩经济增长带动亚洲经济复苏。他进一步分析韩国经济形势时表示,根据最新数据,韩国第三季度经济环比增长1.9%,这是疫情发生以来韩国经济首次实现环比增长。韩国经济增长势头大幅反弹,已进入实现经济正常化的恢复轨道。韩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韩国政府积极的防控政策,以及韩国高科技在疫情防控中的广泛应用。中国和韩国的经济增长将带动亚洲经济稳步复苏。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一衣带水,友好邻邦。钱军教授总结:作为全球重要经济体,中日韩三国用行动诠释了同处于东亚命运共同体之中风雨同舟的责任担当。未来,中日韩三国将加深经贸合作,携手为东亚经济再腾飞提供持续动力,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更多稳定性。



线下论坛结束后,学院执行院长钱军教授、恒宽资本创始人宫里啓暉、韩国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上海代表处科长郑素滢与上海泰朴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戴伯英参与了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中日韩经贸电视论坛的录制。三位企业家代表对三国自由贸易协定的意义、贸易一体化合作机制的作用,以及中日韩经济一体化的前景等话题,与三国经济、贸易官员互动交流。此次电视论坛将在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电视端及新媒体端、韩国济州论坛网站和新媒体端、韩国文化广播放送株式会社(MBC )、韩国首尔广播公司( SBS )、日本Niconico网站、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网站、日本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网站等平台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