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军教授领衔《用活资本市场,促进“专精特新”企业走高质量发展道路研究》课题顺利结题,智慧助力“小巨人”企业加速腾飞
发布时间:2023-03-12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金融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天职,要做好支持中小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我国持续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2019 年以来,工信部认证了四批次合计约 9000 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课题主动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活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功能,激发本市“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动能,智慧助力“小巨人”企业加速腾飞。课题组成员还包括上海技术交易所董事长、教授级工程师朱正红,学院科研副院长、金融学教授高华声,学院金融学教授、原上交所资本市场研究所所长施东辉,学院研究员顾研,学院助理教授孙林。
该项课题的研究成果彰显了学院教授与研究人员卓越的研究能力,凸显了学院在资政理政过程中充分发挥“智囊团”作用,为金融助力科创企业发展建言献策。未来,复旦泛海国金将扎实开展更多兼具国际视野和中国实践的智库研究,以卓越的智库成果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用杰出的金融智慧赋能中国科创企业崛起腾飞。
通过深入剖析近万家全国的“小巨人”企业,课题组研究发现,目前所有市场板块中,试点注册制的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对“小巨人”企业融资支持较好,科创板更是表现最好的板块。
而从上市后的业绩表现来看,我国“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后的总体股票业绩良好,但板块表现有一定分化。在不同板块上市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北交所和沪深主板的股票持有收益相对较好,科创板和创业板的表现稍差一些。
此外,资本市场明显提升了我国“专精特新”企业的业绩、创新和成长等经营表现。对比上市前后“小巨人”企业相较同行业的经营业绩、创新投入和营收增长,上市使得“小巨人”企业的超额盈利和超额创新投入转负为正,超额营收增长进一步提升。
课题组重点考察了上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上市表现。首先,注册制改革提速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注册制试点以来,科创板上市近500 家,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后)上市超过 400 家,仅成立一年的北交所上市超过 120 家。同期沪深主板合计上市不足 400 家企业。注册制改革大幅提速了(科技创新)企业的上市流程。
其次,上海板块有力支持了上海“专精特新”企业上市融资。通过对500家上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手工整理,目前已有86家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市。其中,上交所市场上市数量最多,25家在科创板上市,24家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合计49家,占比57%。
第三,上海“专精特新”企业上市行业分布与自身优势存在一定错配。上海“小巨人”企业上市的行业领域存在错配,高端装备和生物医药领域的上海“小巨人”企业上市数量更高,但在优势的新能源领域上市数量偏少。
第四,资本市场对上海“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支持更为全面。科创板成立以来,上海“小巨人”企业的股票持有收益保持稳定增长,且不同于全国“小巨人”企业的分化表现,上海“小巨人”企业在不同板块的表现更为均衡。同时,从经营、创新等实体经济表现来看,上市不仅使得上海“小巨人”企业的超额盈利、超额创新投入、超额营收增长进一步提升,而且降低了超额信贷融资成本。
综合上海“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阶段与特点,课题组提出用活资本市场支持上海“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两大方向和若干建议。
首先,对于相对成熟的“专精特新”企业,支持其直接通过上市做大做强,建议支持上海“专精特新”企业继续在各类资本市场上市,支持已上市企业进一步运用资本市场支持企业持续发展,鼓励编制“专精特新”指数和发行相关EFT基金产品,完善“专精特新”企业信息披露机制设计。
其次,对于仍处于成长期的潜力企业,建立围绕企业的统筹支持体制机制,并完善基金扶持、并购退出、企业评估等相关制度,建议统筹支持上海早期“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机制,支持发展“专精特新”创投基金,支持早期企业通过并购等资本运作方式实现退出,完善上市潜力评估体系和培育辅导机制。
在课题最后部分,课题组对标科创板,对上海具有上市潜力的科创企业进行评估,共取样2018年至2020年间1940家上海“专精特新”企业。
评估主要参考指标包括最近一年营业收入,最近一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最近一年净利润占总资产比重,最近一年资产负债率,最近一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以及所在行业。评估办法首先按照行业和规模对1940家企业一一匹配最相似的科创板已上市企业(已上市企业采用上市前一年的指标);然后,根据上述指标构建评估模型,测算待评估企业与最相似已上市企业之间的距离;最后,根据评估距离,按30%、30%、40%定义A、B、C三挡,A档距离上市最近,C档距离上市最远。上海潜力上市科创企业评估将为政府及园区“摸家底”,为企业精准定位,为投行、PE/VC、交易所等锁定潜在“标的企业”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和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