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业季】在职金融MBA 2023届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在充满变数的金融投资领域,穿越风浪逆势上扬
    【毕业季】在职金融MBA 2023届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在充满变数的金融投资领域,穿越风浪逆势上扬

    复旦大学在职金融MBA 2021级学生 获得荣誉:2023年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研究生)获得者 工作岗位:上海融至道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高级执行总裁 自2021年9月入读复旦大学在职金融MBA项目后,昝佟就开启了“特种兵”模式:每周五晚上8点从海南起飞,深夜12点到达上海,第二天早上8点30分坐进课堂。结束两天紧凑的课程,再乘坐深夜12点的飞机飞回海南项目现场。这样的生活持续了近三个月,“就连作业都是在飞机上写的。”他笑谈道。 在读MBA的两年里,昝佟大多数时间都在出差,高强度的工作与学习占据了他大部分的时间。他却甘之如饴:“管理咨询涉及金融学、经济学、公司治理、市场营销等各方面知识,只有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实现稳步进阶。” 从迈入职场开始,昝佟一直在探索自己的职业方向并从中积累心得:他先是在苏宁云商集团工作了一段时间,随后又加入了一家资产管理公司。这两段工作经历虽然短暂,却让他得以一窥投资行业概貌,并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2017年4月,昝佟入职上海融至道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在六年时间内实现从基层咨询顾问做到公司管理层。 六年里,昝佟静心思考、努力沉淀,不放过任何成长的机会。“工作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枯燥乏味、缺少成就感的小事,但有时候机会就在这些小事里。把小事做成大事,良机就会来临。” 随着工作的步步深入,昝佟发现既有的经验和思维方式反而成了桎梏。如何才能找准角度发现痛点,设计出吸引银行客户的项目方案?他意识到自己亟需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从而顺应市场需求带来的新变化。为此,他选择来到复旦大学在职金融MBA项目,以有的放矢的学习来积蓄新的力量。 回顾复旦课堂上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课程,昝佟对王永钦教授的《宏观经济I-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尤其印象深刻。“在宏观经济这样一个看似很宏大的课题下,教授提出了一系列新颖前沿的理论观点,他独特的思考角度和洞察深度也大大提升了我的认知水平。”在此之后,昝佟也会在给银行客户作主题报告时,把这些观点融入其中与大家分享。 更令昝佟难忘的是,在读期间他还以Fintech俱乐部会长的身份带队参加了第一届中国研究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最终从400多支队伍中脱颖而出,一路闯入总决赛并斩获三等奖。对于他而言,这是一次学习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他作为以银行客户为主要服务对象、在金融科技领域厚积薄发的结果。 “银行的所有业务模式都已经被金融科技重塑,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就是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改变自身的组织形态。”在昝佟看来,银行数字化转型已走到“深水区”,业务模式反而制约了业务流程的发展。 如何突破困局?他在发表于《中国银行业杂志》的《经此一“疫”,银行业的生存结构被彻底重构》金融评论文章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即重回心系客户的立场,加强用户的链接能力。“归根结底还是要落脚于客户的应用场景,找准缺失的环节,然后运用金融科技的手段去解决问题。” 在旁人眼里,昝佟年纪轻轻就成为公司高管,已然是“人生赢家”;但在昝佟自己看来,正是一步步的稳扎稳打、不惧风浪,才让他取得了今天的成绩。对于他而言,征途还长,而努力本身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复旦大学在职金融MBA 2021级学生、学生大使 获得荣誉:2023年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研究生)获得者 工作岗位:无锡万众励合私募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执行事务合伙人兼投资总监 “投资是终身的事业,既可以作为工作去为客户实现财富增值,也可以为自己规划好资产管理,增加财富价值。”在证券投行投资行业深耕十年,他渴望找到更高效的途径去投资自身,开拓眼界、能力和格局,更渴望用自己积累的专业技能与知识助力更多个体实现财富增长。 2021年9月,王龙森入学复旦大学在职金融MBA项目,开始为创业做准备。“来自行业内一线的专家学者和校友、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模拟盘操作、助力提升管理软实力的LITE课程,复旦大学在职金融MBA项目带给我的不仅是更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更是全面的个人能力提升,还有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和金融伙伴。” 其中,《金融衍生品》课程给他带来了尤为重要的启发。“我擅长固定收益投资领域,但市场风云变幻,永远只投资一种产品并不是最优的选择。学习该课程以后,我的眼界和思路开阔了许多,对期权、期货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金融衍生品种类多、需求大,是一个非常值得钻研和开拓的投资新领域。” 读书期间,王龙森还带领团队参加了“九殃杯第二届高校FICC模拟实训大赛”,最终战胜全国250多支参赛队伍,夺得第一名的好成绩。这极大鼓励和坚定了他创业的决心和信心。 2022年起,王龙森开始运营无锡万众励合私募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兼投资总监,踏上了新的征程。短短一年,公司的管理规模超过5亿元,其担任基金经理的产品先后获得“申港证券-申智享投杯”私募实盘大赛趋势交易策略组季军、国信证券第三届 “港湾杯”私募实盘大赛多策略组第二名等奖项。他说:“无论是学习还是创业,只有用心投入,才能收获成功的喜悦。”未来3年,王龙森希望将公司的管理规模提升到50亿元以上,最终成为百亿私募。 金融市场风云变幻,投资领域“压力山大”,王龙森也不放过任何一个锤炼自身能力的机会。在学习期间,他还担任了运动俱乐部会长一职。运动俱乐部会定期组织同学开展跑步、羽毛球、飞盘等课外活动,也会协助学院组织参加“亚沙赛”、“阳光杯“等大型活动,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这需要考虑每一个环节,从号召同学参加到安排练习再到后勤保障,离不开与各方面的协调、沟通和综合考量,我从中获得了宝贵的成长。” 在工作和学习之外,王龙森喜欢爬山和普拉提。在他看来,运动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投资:“锻炼身体同锻炼能力一样重要。保持健康的状态和快乐的心情,会让我更加精力充沛,更加专注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 延续着两位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的脚步,复旦大学在职金融MBA项目期待着更多优秀的申请人加入项目,成为两位同学的校友,投资自己,投资事业,为中国金融的未来增添一抹光彩。

    2023-04-29

  • 喜报!FMBA Fintech俱乐部代表队斩获中国研究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喜报!FMBA Fintech俱乐部代表队斩获中国研究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近日,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FMBA Fintech俱乐部代表队参加中国研究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并大力斩获大赛三等奖,充分彰显复旦泛海国金学子卓越的创新实力! 中国研究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中国研究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2022年的新设赛事。大赛围绕金融科技创新主题,旨在引导研究生放眼学科领域创新前沿,聚焦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创造性解决中国金融科技领域实际问题,提高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为我国金融科技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自今年九月大赛报名启动以来,FMBA Fintech俱乐部积极开展“第一届中国研究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的筹备和宣传工作。FMBA Fintech俱乐部高度重视此次大赛,精心准备,艰辛付出,进行了大量的细致工作。学院学术副院长、金融学教授张纯信的《金融科技》课程为参赛队员提供了学术和前沿的内容指导。由在职金融MBA项目组支持,学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振华博士作为带队指导老师,同学们积极踊跃参与,组成了FMBA Fintech俱乐部代表队——FMBA Fintech俱乐部会长、在职金融MBA 2021级昝佟同学担任队长,在职金融MBA 2021级徐致远,高祥,刘轶斌等同学为主要队员。 其参赛作品《用“知信贷”与“设备贷”助力小微企业融资》成功入围创新创意赛决赛,在决赛中,发挥出色,一举夺得赛事三等奖。 中国研究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是一项国家级赛事。大赛受到国内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支持, 34所国内一流高校作为委员单位加入大赛组织委员会,49位金融科技领域内顶尖学者加入大赛专家委员会对赛事进行学术指导,初赛评审专家团涵盖 60余位国内知名学者。大赛共吸引了来自国内 144个培养单位的 453支队伍、2600余名师生报名参赛。经评审共82支队伍入围全国总决赛。 从组队、方案制作、最终决赛汇报,参与第一届研究生金融科技大赛的全过程我们团队收获良多,也取得了超出预想的结果,最终获得第一届研究生金融科技大赛三等奖。 感谢团队成员刘轶斌,徐致远,高祥三位同学的积极参与,让我们组成了一支参赛队伍。本次金融科技大赛共有13个主题,从我们第一次开选题会想了几个方向后,大家不断地思考哪个主题更好答一些,结合过往的经历,最终我们选择了“金融科技如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主题。主题选定后就是落地具体的方案,在大家都很忙碌的背景下,只要有想法就会发到团队群里,就这样,最终形成了我们的参赛方案——用知信贷和设备贷助力小微企业融资。 在形成参赛方案的过程中,项目组贡霖江老师,陈雯老师嫁接了多方资源并且时刻跟进方案进度,王振华老师等了我们很多靠谱、专业、有效的意见,在此,特别感谢学院的支持,能够代表学院参加第一届研究生金融科技大赛是我们团队的荣幸! 11月9日收到大赛主办方总决赛的邮件通知,我们团队从400多支队伍中进入到了总决赛,真的非常开心,已经超出预期;11月19号的预决赛我们组正常发挥,最终收获三等奖。在此,感谢队友们的付出与支持,很荣幸能与你们并肩奋战,感谢学院的帮助,希望下次继续参加相关比赛,为学院争光添彩!!! 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Fintech俱乐部是由学院在职金融MBA(FMBA PT+)项目首期班发起组织的学生俱乐部,旨在搭建一个以“金融+科技”为核心的学习分享平台,加深金融精英和科技人才的互动,让更多的伙伴深入了解和参与到金融科技领域的发展和变革中。复旦泛海国金Fintech俱乐部的核心成员分别来自金融科技巨头、银行资管、PE/VC和初创独角兽企业。成立至今,Fintech俱乐部已经聚集了近150位对金融科技充满热情和好奇心的小伙伴。

    2022-12-16

  • 2022届复旦大学优秀毕业生获得者任翌、刘倩、郭赟赟:逐梦复旦,圆梦这一站
    2022届复旦大学优秀毕业生获得者任翌、刘倩、郭赟赟:逐梦复旦,圆梦这一站

    “希望毕业时不仅在专业能力上有所提升,还能在管理能力上有所收获。” “复旦在职金融MBA的学习生活助力我在工作上完成了入职时的小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不仅收获了硬核的专业能力,更拓展了管理能力,打开一片新天地。” 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专业)就读期间,有一次暑假回国在南京银行总行资金运营中心实习,我非常享受分析市场、模拟投资交易的过程。自那时起,本币投资交易以及资金管理便成为了我短期内一个明确的目标。 复旦金融在职MBA的学习帮助我在更短的时间达成目标:从工作性质的角度来看,我从自贸区业务部门的离岸货币市场交易回到总行资金运营中心本币的宏观利率投研工作,再到如今的本币投资交易,我达成了入职时的小目标。从行内的角色变化来看,我从偏向操作与执行的分支机构的一员转变为了总行部门偏向管理工作的一员,负责对银行自营资金进行管理与投资、对分支机构的投资需求进行管理等。 在达成小目标前这一路上角色的转变,来自我一直以来“主动求变”的信条,更来自正确的方向选择。“求变”本身需要勇气,但若变错了方向则会南辕北辙。 从分支机构到总行部门的转变,需要的不仅是投资交易本身需要的硬核技能,更需要在工作的思路上从管理角度出发。我在复旦在职金融MBA不仅收获专业能力,更拓展了自己的管理能力。 比如在L.I.T.E系列中,我们有一个名为“Techmark”的商业模拟游戏课程。在课程中,每个人进入随机组成的小组和模拟的公司,比拼若干轮操作后的盈利情况。我们小组在正式进行讨论之前先制定了较为合理的管理方案,这使我们在后续的沟通中既高效、又能发挥每个人的特长,最终获得了优秀的“业绩”,这次经验使得我对“什么是一个优秀的管理方案”和“如何优化整个团队的效能”有了更具体的了解。 一堂堂理论结合实践的课程,让我在项目中提升了自己对管理能力的认知,夯实了管理能力,从而在工作中达成了入职时的小目标。 “希望通过专业系统的学习,提升自己对金融市场的理解和认知,成为一名在专业性和管理等各方面都有提升的金融人才。更期待在这里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这两年我经历了自己意想不到的快节奏学习生活,保持对学习和生活的专注与热爱,我也收获了超预期的宝贵财富。在复旦我收获的不止是知识,还有一套运用知识去思考和理解现实金融现象的思维方法。更收获了一群友爱的小伙伴,大家挥洒热情和汗水,凝聚为团队,成为更好的‘我们’。在这里,我们彼此成就,这大概就是‘一人行快,众人行远’的真意吧!” 2018年,我从武汉只身来到上海工作,一踏入上海的金融圈,深深感受到周围的金融同行们知识储备、从业经验都很丰富。我希望通过专业系统的学习,夯实自己的学科基础,构筑完整的金融知识框架,提升自己的视野,同时让自己在管理方面有所提升。在高效率快节奏的上海,学习是让自己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特别希望通过在校园学习这2年,完成学业的同时,与老师、同门、同窗建立一个对自己来说更亲切、更有活力的连接。 在复旦学习的两年,收获的不止是知识,还有一套完整的方法:如何将理论和知识与实践做连接?如何去思考、理解现实金融世界里的现象。不同领域的知识对我而言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理论概念,而是可以连接起来、处理运用的跨学科工具。比如数据分析,不同学科的老师会从不同的角度启发我们。统计课老师用模型告诉我们:客观的数据、实证的分析比经验直觉、主观判断更直观和有说服力;而宏观经济学老师让我们知道:数据分析的结果不是唯一答案,如何理解运用取决于分析决策者的知识储备、分析能力和思维模式。论文导师王永钦教授常说研究要“Learning by doing”,运用所学进行分析和研究虽然常常遭遇困难,但专注地投入也有另外一番乐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授们不仅授我们以新知,更启发我们去思考如何运用,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这些也帮助我在工作中展现不一样的思维,提升对公司业务、对行业以及政策的认知。 除了学业,我还收获了一群友爱的小伙伴。将自己的热爱传递给其他人是一件快乐的事。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我和爱运动的同学们组建运动俱乐部;成立跑团,陪伴大家体验跑步的乐趣、形成运动的习惯;作为领队,指导同学们备战训练并完成国谊赛、亚沙赛。自己跑步和组队参赛很不同:作为一个多年的跑者,我享受一个人跑步时那种与自己独处、自由无用的状态,一个人比赛时我关注自己脚步的节奏、体验突破自我极限的兴奋与平静。而带领小伙伴一起奔跑时,我的重点不再是自己,我需要关注每个人的状态、鼓励队员的进步,更重要的是组织大家凝聚为一个整体,为集体荣誉而努力。 其实参赛只是形式,我们在一轮轮备战,一次次完赛的过程中,大家因为热爱凝聚在一起,成为深深信赖的伙伴。我们挥汗如雨、并肩前行,我们在战胜身体的痛苦后庆祝拿到奖牌的喜悦,分享着只有跑者才知道的秘密:在一次次触及、突破生理极限后,你会获得一种无法身教言传的体验,在人生其他有待突破的地方给你力量。而我们共同经历的一切也让我去发现,让大家凝聚为团队、成为更好的“我们”。 在这里,我们彼此成就,这大概就是“一人行快,众人行远”的真意吧! “希望毕业时,自己对这个行业的认知和管理能力都能上一个台阶。” “2年时光转瞬即逝,在复旦在职金融MBA项目中我最大的收获是构建了自己由单一视角到多维度的思维升级。帮我把职责范围拓展到银行核心业务紧密相关的管理工作。2年前设定的目标,2年后如期达成、收获成长,就像一个闪耀成就感的徽章。我可以带上它,走向下一段旅程。” 2019年,我工作了十年,生活中有发生很多重要变化:和丈夫一起带着2个宝宝从熟悉的北京转战上海,工作的行业从互联网游戏公司转到政策性银行。面对陌生城市和行业的双重挑战,我想通过系统性学习,拓展自己的“能力圈”,提升自己对金融领域的理解。希望在探索金融领域发展可能性的同时,也能在上海结识更多朋友。 这2年在复旦在职金融MBA项目中,我最大的收获是构建了自己由单一视角到多维度的思维升级。比如:在处理业务时,我能根据一个企业的授信状况,对它的经营状况、发展水平、行业地位形成比较全面思考。从原来以单一企业立场看待业务发展的视角,到现综合从机构的角度看待企业经营风险、国家的政策导向、地区性发展作用等多维度的思考。 课堂中学习到的很多模型和工具,比如我现在常用的“敏感性分析”,可以预测银行明年的利润水平和财务收支情况。对一些关键变量进行微调,就可以对整个业务发展达成不一样的结果。像这样的工具应用在工作中,让我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现在我的工作范围从原来的财务管理,拓展到包括运营分析、绩效考核等在内、与银行核心业务紧密相关的管理工作。 2年前设定的目标,2年后如期达成、收获成长,就像一个闪耀成就感的徽章。我可以带上它,走向下一段旅程。

    2022-10-25

  • 【潮领海归客】复旦大学在职金融MBA学生图鉴(五)
  • 你好,新大使!复旦大学在职金融MBA 2022级学生大使官宣
  • 【中坚拓展家】复旦大学在职金融MBA学生图鉴(三)
  • 新学期新目标!带你走进复旦大学在职金融MBA课堂
  • 【大使专访】复旦大学金融MBA陈颖:从“乖乖牌”到持续拓展自我边界的财务总监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