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大使特辑】FMBA PT+ 2020级学生任翌:主动拥抱变化,专注心之所向
    【学生大使特辑】FMBA PT+ 2020级学生任翌:主动拥抱变化,专注心之所向

    成长于金融世家,任翌自年少时就有更多机会接触金融和企业界。但那时他似乎对小提琴的世界更感兴趣,对未来,他的想法和每个准备冲向高考的国内高中生一样。 任翌本科选择了美国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 Cities)经济学专业。初到美国,挑战纷沓而至,首当其冲的就是当众演讲。 “在美国大学,面向公众自如地表达自己是一个必备技能,《公共演讲》是大一必修课。我那时一直是一个习惯于专注自己内在小世界、不习惯向外表达自己的人,叠加初到美国时口语还没那么流利,还有来自文化差异的冲击。‘我能成为一个好的演讲者吗?’这已经不只是一门课程的任务,更是我要跨越自己那个人生阶段的一个重要任务。” “观众在我设计的每个包袱点笑起来,这给我很大的鼓舞,也有信心下次能做更好。”模仿、练习、再成为自己的习惯。5次演讲后,任翌如愿以偿成为一个可以自如表达自己的演讲者。这次蜕变,让他相信“追求变化”是正确的选择,他还有更多可能。 大学时光荏苒。任翌从明尼苏达大学毕业后回国,进入南京银行。谈到为什么从多个Offer中选择南京银行,任翌说:“因为在这里,我可以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同于在其他机构做实习生通常只做事务性工作,我在南京银行总行资金运营中心有机会跟着老师学习分析市场、模拟投资交易,学到很多,也发现自己很享受这个过程。” 因为实习工作和货币交易相关,所以当新部门需要一个人来做相关业务时,他获得了这个机会。因为不俗的演讲能力,他在分支机构培训中表现突出。两年后,任翌因为出色的业务能力,进入到曾经实习的部门——总行资金运营中心,从事宏观利率策略的分析工作。 “我发现每一步都在为未来做准备。”任翌说,这是他工作后最大的体会。“我天生是个专注的人,而努力让自己主动迎接更多变化,这让我既能享受自己专注的东西,也能在自己专注的事情上把握更多机会。” “市场给所有金融人上了一课:当时听说一些机构的系统对此准备都不完备,而似乎不可能发生的事就这样发生了。这让我作为一个新人深刻体会到:对市场要永远保持敬畏,因为没有什么是不变的。只有不断学习,拥抱变化——变化不会承诺你一定更好,但不变就只能被淘汰。”从那时起,任翌就计划更深入、系统地学习金融知识。 来到了总行之后,许多工作内容的背后有着金融与管理的双重意义,任翌开始寻找紧贴国际前沿、重视国内实务的金融项目。最终他选择了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在职金融MBA(FMBA PT+) 项目。 谈到选择项目的原因和学习的感受,任翌说:“学习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些其他的商学院在教你怎么成为成功的精英,而这里鼓励你成为成功的自己。” “像这样的课程很多,它们不是为让你奔赴某个普世标准而设置,而是为让你发现自己、完善自己。在这里,你会发现:你的需要是被看到的,你的特点是被尊重的,你在意的、追求的可以找到落地和回应。”

    2021-09-25

  • 【学生大使特辑】FMBA PT+ 2020级学生黄硕:从设计工程师到房地产“存量时代”探索者
    【学生大使特辑】FMBA PT+ 2020级学生黄硕:从设计工程师到房地产“存量时代”探索者

    从小有个建筑师的梦想,黄硕本科、硕士选的都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从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毕业时,中国房地产正处于“黄金时代”。2010年,黄硕进入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成为一名设计工程师,参与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凌空SOHO、迪士尼等地标项目。 因为扎实的专业基础,一年后黄硕加入了时任总裁新创立的资产管理公司——湾流国际。这是国内首个提出存量房地产+金融+互联网理念的公司,创立时已获得10亿+级的创业投资。 黄硕非常珍视这个机会,带领团队投入到一座座老建筑中。因为改造项目的设计比新建项目要复杂费时得多,为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他重操旧业,亲自上阵。从一个个项目的设计,到改造方案的标准化,再到为公司成立自己的设计院。在马不停蹄的3年里,黄硕带领团队研发6大产品线,完成自筹设计20+个项目,建立的产品设计标准化体系,实施在全国100+项目中。 冒险一跳,“拓荒”杭州创建城市公司 离开努力创建的平台,重新白手起家。要说心平气和、毫无忐忑是不可能的。尽管前途未卜,黄硕还是决定接受这“冒险一跳”。 “那段时间里我时常回想起大二的一段经历:和室友摆地摊败光一学期生活费不敢告诉家里,完全靠同学接济度过整个学期。回想起来那是之前人生中唯一一段觉得艰苦的日子,但却觉得前所未有的充实,因为我每天都感觉生活中充满善意,就像电影《阿甘正传》里那句一句话——‘生活是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我一直相信,怀抱善意去努力,世界也会用善意回馈你。” 这段时间,黄硕个人也发生很大变化:为适应职能边界的快速拓展,他每天都学习吸收新知识;为消除前期应酬增长的体重,他戒断碳水、重新健身;更多时间在现场里,他重拾摄影的爱好,还为样板间拍摄了宣传照片。 回看时黄硕感慨道:“黑暗就是你的蜡烛。你的边界,就是你追寻的起点。” 跨专业,选择复旦泛海国金FMBA PT+项目 如何通过运营这样的软实力赋能产品溢价?如何在三道红线下运用存量资产助力房开企业?如何让存量地产的价值通过证券化体现?如何借鉴美国金融体系中的经验运营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 在经过信息收集和多方面对比后,黄硕选择了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FMBA PT+项目。 “学之前我是‘看山是山’,学之后有种“看山不止山”,而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状态。” “比如王永钦教授在《宏观经济学》上对房地产作为抵押物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的阐释,让我这个‘老’房地产人对左右行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黄硕说在项目中另一个重要收获是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不仅有来自金融行业各个领域的精英,还有和他一样跨行业的同学,他们很多来自咨询、房地产和制造业。 黄硕说他发现复旦泛海国金FMBA PT+的同学们有一些共同点: 二,追求自我认知的不断完善。不甘于表面、片面的理解,信奉‘格物致知’,‘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如果你也想有这样志同道合的伙伴,欢迎与我们同行!

    2021-08-26

  • 【学生大使特辑】FMBA PT+ 2020级学生沈昕怡:从“别人家的孩子”到“以一当十”的创业实践者
    【学生大使特辑】FMBA PT+ 2020级学生沈昕怡:从“别人家的孩子”到“以一当十”的创业实践者

    一个“别人家孩子”的自豪 从大一到大三,沈昕怡一直在“热爱家园小蝴蝶读书会”做教育志愿者,这是一个面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课外辅导的社会团体项目。“刚加入时,我只能做一个维持课堂秩序的志愿者,随着经验的增加,我成为课程主讲,后来成为整个读书会项目的负责人。” “我喜欢孩子们的笑容,看到他们认真记笔记或者在反馈中告诉我他们的收获,我都会特别快乐。喜欢看到自己的付出对别人有帮助,在分享的过程中,我也感受自己的价值。”

    2021-08-16

  • 王文博:从"深空技术”到“区块链”,他的Fintech新征途从复旦泛海国金FMBA出发
    王文博:从"深空技术”到“区块链”,他的Fintech新征途从复旦泛海国金FMBA出发

    小时候屡屡获奖的“航模小子”,长大后研究出应用在国家航天器上的技术成果;手握一家航空航天院所的Offer,却毅然加入“支付航母”——银联。3年间,他完成从新人、到多个项目带队者的蜕变;3年后,他选择加盟中国最大的数字银行——微众银行,转战向往已久的Fintech领域。 一次次登上自己设定的顶峰, 一次次放弃别人眼中的“确定”, 是什么在吸引着他? 让我们走近今天的主人公 “航模小子”→ 航天研究员 王文博从小学就爱玩航模。这位“航模小子”在高考时选择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校期间,他被保送研究生,先后在中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中国国际飞行器创新设计挑战赛中,获得个人和团队的冠军。 王文博说:“航模是一个伴我成长的伙伴,在航模创新比赛中屡次夺冠算是我大学期间的‘高光时刻’吧。这其中最自豪的不是我得了个人第一,而是带领我们的团队获得冠军。学会团队合作,是我在玩航模过程中最大的收获。” “首先,团队的组建与协作会让人迅速成长。比赛中,每个队员可能都是自己领域的佼佼者,但从飞行器设计制造,再到让飞行器按设定程序完成飞行动作,就需要大家通力合作,整个过程的实施和不断调整就是一个团队合力协作的结晶。” “其次,作为一个团队领导者去影响和号召别人与你一起做这件事,如果做成一件事情需要100%热情的话,那么带动他人可能就需要至少200%的热情。现在要达成任何复杂任务都必须通过团队合作,所以,怎样调动成员协同合作?我除了关注难点、沟通技巧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用成倍的热情投入、感染他们。” 临近硕士毕业时,王文博来到一家航空航天院所成为一名实习研究员,从事深空通信相关技术的研究。他的一项研究成果发表在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相关刊物上,之后被应用在深空探测卫星领域。 实习期结束后,王文博顺利拿到该院所的offer。进入这家院所工作,看似是最顺理成章的选择。但是,他却做了一个不一样的选择——加入有金融界 “支付航母”之称的中国银联。这是为什么呢? 入职“银联”、转战“微众” —— “高风险,高回报”的选择 王文博用海明威的一句话做出了解释:“我为我喜爱的东西大费周章,所以我才能快乐如斯。”原来,王文博成长在金融家庭,对金融行业的热爱犹如一份初心长埋于心底。 大学之所以会选择航空航天领域是因为受到父亲这位“老金融人”的点拨 :“普通的金融业务,可以在工作中学;而金融核心业务需要有过硬的逻辑思维能力。大学期间,学习理工学科对培养逻辑思维更为有利。” “成果得到应用,是我学习研究阶段的里程碑。对我而言,登上这座山峰后,我就可以挑战下一个了。我深知自己喜欢与人沟通交流,回归初心,喜欢金融行业的我最后选择了去银联。” 进入银联工作,几乎每个任务都是覆盖全国的大型信息化系统操作,通常都是半夜12点带着需求上线,可想而知,出现任何状况而产生的压力有多大。3年间,他从一个新人做到项目经理,完成多个此类大型项目。 “这里不缺优秀的同事,但作为成员能否扛住高压如期交付成果?作为团队领导者能否洞察、解决成员们的实际困难和心理阻碍,协助他们完成工作?这些都极具挑战。在银联,我开始走近金融行业的具体业务和技术,对如何组建和带领团队也积累了更多经验。” 谈到为何离开银联,王文博说:“我的工作本来就站在金融和技术的交汇点。我理解的Fintech就是利用技术的手段,让金融更加高效。这是金融的未来,为了抓住未来的机会,我加入了国内最好的区块链平台之一——微众银行。” 王文博觉得,过去,自己有过天马行空的想法;现在,更在意自己认知系统的不断完善;未来,虽然充满不确定性,但他要用明确的计划对冲这种不确定,攻读MBA就是他计划的一部分。 挑战高回报, 选择复旦泛海国金FMBA 2019年,王文博成为复旦泛海国金FMBA PT+项目首届学生;进入项目学习的第一年,他发起创立了Fintech俱乐部。用他的话,这些都符合他“一贯的选择风格”。 “我偏好那些看似‘不确定’、但会有‘高回报’的选择。选择复旦泛海国金FMBA也是这样。” 王文博用他特有的理工科思维分析道:“这是一个快速成长的学院,它有‘百年复旦’的人文底蕴和经济金融研究领域的沉淀积累作为根基,以‘国际一流商学院’为蓝图,学院在各个方面都比一些成立较早的商学院更加积极投入。在我眼中,这就是作为学生获得‘更高回报’的机会。” “比如我在入学第一年能发起创立Fintech俱乐部,能和同学们一起举办品牌活动,离不开院长们和老师们的支持:能和商学院的院长们零距离沟通,能得到学院和老师们的资源支持,这些都不是一般商学院能提供的。” “在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可以同资深教授与业界大咖近距离的接触,交流起来很顺畅,不会有障碍和隔阂。学生与导师、学院的这种联接,让我觉得在这里的两年投入很值得。” 现在王文博与其他小伙伴们一起,已经在复旦泛海国金开启了他拥抱挑战的旅程。而在这条通往更好自己的路上,我们等待同样优秀的你加入! 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在职金融MBA (FMBA PT+)旨在培养兼备国际金融视野、精晓国际金融之术,同时深谙中国金融实战、运筹中国金融之道的,能够为中国金融事业的崛起和国际金融时代的变革献计献力的全球金融领袖。 欢迎致电招生老师了解项目详情。 欢迎参与11月18日FMBA圆桌咨询会,与招生老师面对面。请点击下图预约席位。 了解高额奖学金信息,请点击下文链接。 复旦泛海国金2021入学FMBA PT+ 奖学金大盘点 | FMBA

    2020-11-11

  • 李丹凝:复旦新闻才女跨界金融6年,为何选择复旦泛海国金FMBA PT+?
    李丹凝:复旦新闻才女跨界金融6年,为何选择复旦泛海国金FMBA PT+?

    在银行大院长大,自小被期望从事金融行业,大学却读了复旦新闻; 不是金融专业背景,却在6年中始终得到上司肯定,她如何做到? 职场精进的同时,她“一手读书、一手抱娃”。动力何来? 走近我们今天的主人公——李丹凝。 长在银行大院,曲折追寻“真爱” 爸爸在银行工作,李丹凝长在银行大院 ,自幼周围长辈都觉得她未来适合在银行或金融行业发展。 大学本科李丹凝考进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作为王牌专业,新闻挺适合女生读的。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自己对经济学相关的课程更感兴趣,所以选科时我选择了新闻学院中更偏向于商业传播的广告学系。这个专业里有很多专业课是和经济学院的同学一起上的。正是这些课程的学习、加上同学间的交流,让我确认自己更喜欢的是金融行业。” 临近毕业时,李丹凝已经在多家银行和知名快销品公司实习过。手拿多个Offer,她最终选择了金融行业——一家新成立的期货投资公司。 What Does Not Kill Me:从负责业务,到挑战更高视野 刚进入业务部门,李丹凝跟着上司一起搭建公司“新四板”的业务。从新闻专业背景转入金融,从进入公司开始,她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考各种证书。“我一直希望自己更加专业,所以除了证券从业资格证、期货从业资格证、基金从业资格证这些基本的资格证书,我还考了中级经济师,通过了CPA的部分考试。” 工作3年后,公司业务面临转型,在一次与母公司总经理的谈话中,总经理问李丹凝是否愿意加入总经办。从正在上升期的业务部门,转向前景不确定、专业度要求相对不高的支持性工作?对于这个选择,李丹凝犹豫过。 总经理告诉她,总经办工作为公司布局统筹,需要具有比业务部门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前瞻的思维。慎重考虑后,李丹凝选择接受挑战。 “我很庆幸自己3年前的选择,让我有机会参与到战略层面,更有机会和公司其他高层领导交流。比如有一次与子公司的总经理吴明义博士交流中,他向我阐明Fintech未来在公司的应用前景。让我瞬间感觉站到了更高的地方,看到了公司发展的前景。”这些经历,让李丹凝更加渴望了解金融前沿知识,完善自己的金融知识体系,同时,也让她萌生了读MBA的想法。 Makes Me Stronger:成为妈妈,来到复旦泛海国金FMBA PT+ 李丹凝说她的座右铭是“what does not kill me, makes me stronger”。 今年,她新增了2个标签:“宝妈”和“复旦泛海国金FMBA学员”。说到怎样在高压的金融行业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她说:“我非常感谢我的上司,在我犹豫的时候引领我,用他和他太太的亲身经历鼓励我利用孕育宝宝的时间完成在职FMBA,这样时间可以充分利用。” 对于在职FMBA项目的学习,李丹凝说:“我以前特别渴望那种有金融相关的问题时,身边有一群金融行业的朋友或同学可以一起探讨。因为我以前的同学都是新闻行业的,这样可以讨论的同学、朋友很少。来复旦泛海国金FMBA PT+后,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 “我现在的同学大部分来自金融,也有其他行业的,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他们过五关斩六将才获得入学资格。这些人休息日为了上课起早贪黑、对新知识如饥似渴,工作日晚上还参与教授答疑和助教课;课上发言踊跃,课后作业认真。我真切地认识到了什么叫‘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 “我们学院的师资与我一直向往的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同出一脉。课程老师有很多是在国际知名商学院有终身教职的教授,每门课程还会配备一位资深的行业导师,这样的师资通常只有EMBA才会配备。” “我今年也向我身边的朋友推荐了我们项目。他们都很佩服我拿到的奖学金额度。我们项目是现在上海奖学金力度最大的MBA项目,最高可达学费总额。每个人都可以申请得到。” 现在,李丹凝和其他FMBA PT+的小伙伴们一起,在复旦泛海国金已经开启了她新的专业精进之旅。

    2020-10-23

  • 刘奎佑:昔日复旦首批台湾学子,如何只身“闯荡”金融业?
    刘奎佑:昔日复旦首批台湾学子,如何只身“闯荡”金融业?

    高中毕业恰逢大陆开放台湾学生申请大陆高校,他成为第一波来到上海的台湾学子。申请本科、申请MBA,他为何两次都选择复旦大学?职场之中又经历了什么意料之外的机遇和挑战?常说自己“幸运”,他掌握了什么法宝?他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刘奎佑。 复旦首批台湾学子 抓住“移动互联网+”机遇 刘奎佑成长在台北。 大陆首次开放台湾考试成绩申请大陆高校时,他刚好高中毕业。 那一年,他以出色的申请条件拿到多个知名院校的offer。 “那几年大陆经济增长迅速,很多知名周刊都在报道,让我很向往。刚好大陆开放了高校申请,我感觉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上海是经济中心城市,我很喜欢这里的氛围和机会,所以申请了多所上海的知名院校。” “被复旦大学录取是我的幸运。虽然当时手持多个offer,但是因为我希望就读经济和管理类专业,复旦大学在这个领域是最强的,是最好的选择。现在当我回看时,我感到更加幸运,正是因为到复旦来读书,我才能亲身经历大陆整个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历程。” 刘奎佑回忆说:“刚到复旦大学学习财务管理专业时,我们同学之间沟通联系用得最多的还是‘飞信’。后来,微信逐渐成为主要的沟通工具,移动支付也迅速普及,走到哪里你都可以用支付宝、微信支付,当时我就觉得:真方便!移动支付系统的迅速普及,让我感受到大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 “我常常感慨,和现在刚来到大陆发展的台湾同龄人相比,我对大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有着更多体会。正是因为当时把握住来到复旦学习的机会,我才能经历移动支付崛起的过程;也正是因为这点,让我看到未来金融发展的前景,也让我选择留在这里工作。”刘奎佑说。 创新型开拓者 成为“行走的数据处理中心” 刘奎佑目前任职于一家台资融资租赁公司,从事风险控制相关工作:通过数据了解公司运营,提供必要预警,为公司决策提供依据。 为提升工作效率,降低错误率,刘奎佑建立一套自动化的数据处理方法。 “母公司和大陆的子公司之前信息传递、响应速度不够迅速。大量依赖人力整理数据,导致出报表的时间长、错误风险高。我建立的这一套数据处理方法,持续被公司延用。现在每次公司主管有数据处理需求,首先想到的就是我。”刘奎佑俨然已经成为公司里 “行走的数据处理中心”。 “我很幸运负责这份工作,它让我能够通过数据了解公司经营全貌。主管也时常鼓励我尽量站在高层管理者的角度,全面了解不同项目运营的情况,锻炼全局思维。” “饮水思源”在职深造金融 首选复旦泛海国金FMBA PT+ 谈到读MBA时的选择时,刘奎佑坦言,其实刚有深造念头时,他还是有点犹豫,深怕没办法兼顾学业及工作。 “我感激公司领导、特别是我的上司给我的机会。幸运的是,我的上司在了解到我的想法时,不但没有排斥,反而帮我一起分析。”刘奎佑说:“人要能‘饮水思源’,公司培养了我,希望学成后能对公司有所贡献。” 他再次选择复旦大学,走进复旦泛海国金2020级FMBA  PT+(在职金融MBA)的课堂。“毕业于复旦大学给过我很多成就感,也让我在金融业享受了最广泛的校友资源,复旦大学自然是我考研的首选大学。而我深造的目标是继续精进金融领域,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是立足培养国际化的金融人才。在职FMBA项目以金融为特色,周末上课,完全匹配我的需求。我的这个选择,上司也很认可,还为我写了推荐信。” 刘奎佑接受复旦泛海国金FMBA学生大使聘书 刘奎佑说:“来到复旦泛海国金FMBA PT+项目学习后,我发现FMBA跟本科学习确实很不一样:课程老师很多在国外知名商学院有丰富教学经验,分析时会结合国内外实务向我们讲解背后的原理。每门课程还会配备一位资深的行业导师,如此强大的师资通常只有EMBA才会配备。此外,复旦泛海国金FMBA PT+的同学们都是金融行业各领域的精英,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背景和角度。课上老师鼓励、引导同学们充分发表各自的意见;课后我们还会自由讨论一些想法。能听到不同视角的观点,让我看待事物更全面。老师和同学都是我在这里的宝贵收获,而随着课程推进,也期望能有更多发现。” 如今,刘奎佑与其他FMBA PT+的小伙伴们一起,在复旦泛海国金已经开启了他探索金融前沿、完善知识体系的旅程。

    2020-10-23

  • 复旦泛海国金FMBA PT+首期班学生朱姝:拒绝朝九晚五,金融让我不断挑战自己
    复旦泛海国金FMBA PT+首期班学生朱姝:拒绝朝九晚五,金融让我不断挑战自己

    出身于金融世家,朱姝很早就明确了自己的方向。她不安于朝九晚五,毅然离开条件优渥、前景明晰的银行,只身从深圳来到上海,投身一级市场,在这里她觉得自己终于成为一个真正的金融人。她期望,利用自己在资本市场的经验,去寻找发现真正想做实事、心怀世界的企业和企业家,帮助他们做大做强,这是她的金融理想。 朱姝从小在深圳长大。当年蛇口一声炮响,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亦见证了深圳经济的腾飞。身处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前沿,她能更深刻地感受着时代发展的波澜壮阔。 “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赋能。”在浓厚的金融氛围中长大,朱姝从小就懂这一点。父辈均深耕于不同的金融领域,有业界的高管,也有在国内最顶尖的高校担任金融学教授。别人看动画片的时候,她却要和家人一起在电视上看股市大盘。朱姝像泡在金融里长大一样,自然走向了金融这条道路。 “拒绝朝九晚五,我想要挑战” 公务员,留学还是进企业工作?面临毕业后的选择,于大多数人而言,可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2010年,同时拥有金融专业和法律专业复合背景的朱姝在毕业季同时拿到这三种offer。但天性喜欢挑战,朱姝最终放弃了令人羡慕的公务员及国外高校的录取通知书,选择进入国内首屈一指的零售银行历练。她相信,那里有更广阔的天地。 初入银行,怀着饱满的激情做到了KPI全行第一,行长委以重任,晋升路线也很明确,但在最初的新鲜感退却后,朱姝却感觉在银行如温水煮蛙,日复一日,不断重复。一次偶然机会,她接到一家上海券商的offer,去还是留?各种想法在心中博弈。她不断问自己三个问题, 职业规划、职业前景,以及最现实的问题:去家前往一个陌生的城市,能否适应? 不断发问的过程,让朱姝逐渐理清了思路,找到了最终的答案。“我曾经放弃了一次当公务员的机会,因为我很清楚我要的不是朝九晚五,而是充满挑战的生活。我有着清晰的职业规划,为了自己想做的事业,有勇气、有力量面对一切。” 2011年,在银行工作一年后,朱姝放弃了优渥的待遇和前景,离开深圳来到上海,开启了投行工作。 “如渴如饥,成长让我很有成就感” “深圳是一个适合创业的城市,英雄不问出处,野蛮生长,充满变数。相比之下,上海是一个更加成熟的市场,金融在这里扎根近百年,已经渗透到城市骨髓。从专业化角度来看,上海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在上海工作近10年,朱姝越来越相信当初的决定没错。 初入投行,朱姝用“如渴如饥”来形容自己。“从银行到投资银行,是一个巨大的转变。从客户群体上来看,是对私向对公的转变;从工作性质上来看,是多种简单的产品匹配多个客户到单种复杂的产品匹配单个客户;从工作要求上来看,涉及的知识更广、更专业、更综合。”朱姝坦言,来到投行,她终于感觉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金融人,每天都是随时准备的状态,每一个项目出来后都能得到一个不同的自己,这种成长的感觉让她特别有成就感。 在投行,常常一个项目走下来,就要几年时间。每一趟都是未知的旅程,能否敲钟上市充满不确定。每一次朱姝和团队都全力以赴,陪着一个个客户成长,不断积累各行业专业知识,帮助并引导客户处理各种问题,各中艰辛自不必说。最后的光鲜属于敲钟的人,但每一步走下来都是扎扎实实的实力。投行的经历,教会朱姝做事的逻辑,让她从宏观的角度思考问题,也对一级市场的认知愈发深刻。 随着工作资历渐长,朱姝对自我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她依然期待不断探索自我,她称之为本能的求知欲从未懈怠。在做了充分的尽调后,朱姝选择了复旦泛海国金,为自己的职场下一站做准备。 “仰望星空,也脚踏实地” 在复旦泛海国金FMBA PT+首期班的教室里,常常可以看到朱姝背着电脑,上一秒手指如飞处理工作事务,下一秒关上电脑迅速切换学习模式。工作和学习在朱姝这里并非泾渭分明,她更期待能够融会贯通。 朱姝希望未来三到五年继续在一级市场深耕,在专业上更加精进,为客户提供更多更优的方案;同时扩大业务范围,更多地接触国际并购业务。因此,专业化、国际化,是朱姝选择复旦泛海国金的首要原因。正如项目组老师一直强调的,复旦泛海国金FMBA PT+项目旨在培养兼备国际金融视野、精晓国际金融之术,同时深谙中国金融实战、运筹中国金融之道的全球金融领袖。 尤其打动朱姝的是,每一门课都会配一个业界导师,在真实的商业场景中实战。在学习“公司治理”的课程中,她跟随上海某上市公司董事长投入一个项目,站在企业高管的角度进行分析和实践,这与以往她在中介机构的思考角度完全不一样。“以往都是我们要企业按照资本市场的要求给我们各种材料,我们对企业整体经营的分析是有限的。这次实践让我从战略的角度去分析企业的业务,看到更深入的东西。” “随着科创板的开闸和注册制的兴起,越来越多优秀的公司将登上资本市场的舞台,未来一段时间内,市场并购交易将持续活跃,对我而言是较好的职业成长机遇。”关于职业愿景,朱姝既仰望星空,同时也脚踏实地。一方面,她希望回归金融服务于实体的本质,尽可能地减少资本的短期逐利性,追求长期的社会的利益,这是她的理想。另一方面,则期待利用其在资本市场的经验,去寻找发现真正想做实事、心怀世界的企业和企业家,帮助他们做大做强,这是她立足当下的思考。 这里有金融人的责任,亦有复旦人的底色。她说,那些能把很多事情做好的人,都有共同的特点,就是热爱且专注。朱姝对金融的热爱,有目共睹,那近乎本能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让她专注且执着。中国金融的力量,就是来自每一个像朱姝这样不惧挑战、心怀理想的金融人。未来可期!

    2020-09-16

  • 复旦泛海国金2020级FMBA PT+学生马浩君:和优秀的人一起享受“竞争”
    复旦泛海国金2020级FMBA PT+学生马浩君:和优秀的人一起享受“竞争”

    “每一分努力都会被看见。” 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2020级在职金融MBA(FMBA PT+)项目“预审面试奖学金+联考奖学金”双料奖学金获得者马浩君这样表示。 因为一次偶然的实习,马浩君从数学专业转向了金融行业,由此更明确了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从业七年之后,他明确意识到自己需要一个再度学习的机会,系统完善本科阶段缺失的金融学知识。 在咨询了同行的前辈和同学之后,马浩君报考了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FMBA PT+项目,并一举斩获双料奖学金。这对于他而言无疑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开端:“我希望能在接下来的两年中全面完善知识结构,和新的同学们一起奋斗。” 爱上金融业的挑战与激情 本科就读于复旦大学数学系的马浩君,在大四那年找到了一份在外资银行金融市场部的实习工作。“在此之前,我对金融业几乎一无所知。”马浩君坦言。 正是这份实习,为他推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市场部交易员的工作涉及外汇、利率的衍生品交易。“由于是场外交易,工作环境会很喧闹,有时候就像个菜市场。”但身边业务能力突出的交易员、极富挑战性的工作内容、紧张而刺激的交易氛围以及时时刻刻正在发生的数字博弈,这一切都让马浩君心跳不已。他萌发了想要留在金融行业的念头。 当年,与他一起竞争交易员这个职位的还有一位名校的实习生,他们经常一起分析市场,有时也暗暗较劲:你晚上八点半发一份研究报告,我明早重新出一份更好的交易思路。“我相信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每一分努力都会被看见。” 最后马浩君留了下来,而另外一名实习生则去了一级市场,他们成为了很好的朋友。“这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惺惺相惜吧,这个行业就是一群优秀的人在一起良性竞争。”马浩君说。 虽然职场的开局很顺,但没有系统学习过金融知识始终是他的一块“心病”,尤其随着工作经历的累积,马浩君对自己的综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2019年,马浩君跳槽到一家外资银行,在咨询了前辈朋友、全面比较师资力量之后,他选中了复旦泛海国金FMBA PT+项目作为职场“加油站”。“我高中就在复旦附中,本科是复旦大学的,现在读研究生仍然选择了复旦,这或许就是某种缘分和坚持吧。” 从面试到入学,FMBA带来惊喜 在正式工作之前,马浩君曾经有机会去国外攻读研究生。他高分通过了GRE、托福考试,还拿下了国外几所知名大学的offer,但最终因各种原因放弃了。“当初我没有出国而是直接参加了工作,这次我又重回复旦读书,我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马浩君说得底气十足。 从复旦泛海国金FMBA PT+项目面试开始,他再次体验到了当年实习时“竞争又合作”的充实与兴奋感,这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复旦泛海国金FMBA PT+预审面试形式是组面+个面,组面通常是四位考生一组,由小组讨论、小组陈述和小组互动环节构成,这意味着同组的成员既是队友又是对手,又要体现团队合作精神又要让自己可以脱颖而出,在小组陈述环节,马浩君所在小组的前三位发言的同学都超时了,第四位同学还来不及发言,时间就已经到了。马浩君和组员商量之后,决定把之后小组互动的发言时间尽可能多地让给这位同学,最终他们都顺利过关。 实际上,正是从面试开始,马浩君就已经得到了来自复旦泛海国金FMBA PT+的“大礼”:“面试第二轮的一位老师就是金融市场的专家,对于我的事业发展给到很多中肯的建议。” 入学后的马浩君,非常享受在复旦泛海国金FMBA PT+开启的全新“朋友圈”:“同学们都有丰富多元的行业背景,可以给到彼此互相碰撞的思维启发。在项目的pre-course阶段,他已经发现了小组中藏龙卧虎的“高手”:“有一次我们要录小组介绍的Vlog,结果很惊喜地发现团队里就有个Vlog达人,最后我们的作业获得了很高的分数。”马浩君开心地回忆道。 面对正在展开的学习生涯,马浩君有太多期待和计划。他的list上列满了各种任务:比如系统了解金融理论和金融市场、在编程能力上有所提升、结识更多不同背景的朋友等。他信心满满地表示:“中国金融环境正在迎来转型和提升,我希望自己未来能发挥所长,为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做出贡献。” ▲ 马浩君及其家人 ▲ “奖学金”达人马浩君的备考经验 1-重视申请材料:不要忽略提交申请材料的环节,这是一个系统梳理自我、总结优势与不足的绝佳机会。认真准备申请材料有助于你在后续的面试环节建立清晰的态度,拥有更多底气。 2-设定面试思路:围绕学习的目的、计划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回答思路和要点,最重要是体现出你对自我的认知和定位。 3-善用模拟考试:要抓住考前模拟等这些难得的“实战”机会,找回读书的感觉;并且在每一次模拟考中,反思和总结自己的过失和经验。 4-保持做题的节奏: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尽量保证每天刷题,这样才能在考试现场保持做题节奏。通过刷题可以针对MBA联考中的逻辑和数学总结出一些适用的“套路”。

    2020-09-16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