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美贸易,复旦泛海国金论坛上有一个推敲和一则谏言

发布时间:2018-12-11     

12月1日,“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动力”2018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高峰论坛在中国香港举行。本次论坛由复旦泛海国金与复旦大学香港校友会联合主办,瑞士银行、香江聚贤协办,复旦大学金融EMBA项目组和EE项目组联合承办。


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学术副院长张纯信教授作为论坛的主持,开宗明义,“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体,注入最大的中国动力,分享中国机遇,联动世界发展。”参与此次论坛的有来自高盛集团、瑞士银行、贝恩投资等金融高管参加,复旦大学香港校友会会长徐志新致欢迎词。


▲ 复旦泛海国金学院学术副院长、金融学教授张纯信


▲ 复旦大学香港校友会会长徐志新


谈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动力,中美贸易摩擦是绕不开的议题。论坛上,复旦泛海国金学术访问教授魏尚进和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哈继铭博士先后发表主题演讲,剖析中美贸易逆差现状、成因,把脉中长期中国经济隐痛,谏言中美贸易改善之策。


1

魏尚进教授:中美经贸“太不对称”说法值得推敲


▲ 复旦泛海国金学术访问教授魏尚进


魏尚进教授发表了题为《中美经贸争端中的财政与金融故事》的演讲,着重讲了三个问题:首先,美方强调,中美经贸关系太不对称。究竟该怎么理解这个“太不对称”?其次,中美经贸关系中期变坏的结构性因素是哪些?第三,中美经贸关系改善的空间有多大?


对于第一个所谓“太不对称”问题,魏尚进教授用三个概念进行了“推敲”。


“首先,看贸易逆差,不能只看出口总额,还要看出口商品的附加值。”魏尚进教授指出,中国企业在产业链相对低端,商品附加值比较低,美国企业在产业链顶端,商品附加值高。如果将这个因素考虑进去,中美贸易逆差会缩小很多。


再者,看贸易逆差,不能只看货物出口,还要看服务业出口。魏尚进教授认为,在这方面,美国对中国的顺差,每年有400亿美元左右。这个调整也会缩小两国之间所谓的“不对称”。


“第三,商业利益不平衡与贸易不平衡有区别。”魏尚进教授认为,如果把美国公司直接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度,以及中国企业直接在美国市场的销售额度,都算在贸易出口中,中美贸易逆差数字会很小。

对于中美经贸关系中期“变坏”的结构性因素,魏尚进教授点了两个点:一方面,美国税改,会加大美国贸易逆差;另一方面,中国储蓄,不仅量大,而且占GDP比重高,会减缓中国降贸易顺差趋势。


至于中美经贸关系改善的空间,魏尚进教授认为,关税、知识产权、WTO规则等方面,都是两国谈判的切入口。


2

哈继铭博士:中国应鼓励企业投资美国铁锈带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哈继铭博士


作为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创始成员,哈继铭博士以《中美贸易冲突下的挑战与机遇》为题,分析了中国经济中长期的挑战和机遇:在中美贸易摩擦的阴影下,中国应该化解投资过度、产能过剩、债务率高、房地产风险等四大结构性问题。


对于中美贸易问题,哈继铭博士着力谈了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其一,视角问题。从双边看,中美贸易有较大失衡;但是,从多边看,中国对欧美有很大的贸易顺差,但是对许多其他国家有巨额的贸易逆差,加总起来,今年上半年,中国贸易顺差还是负的;其二,美元的问题。1971年之前,美元和黄金挂钩,美国没有很大的贸易逆差,但是70年代以后,美元与黄金脱钩后,贸易逆差越来越大。其三,储蓄率。储蓄率较高的国家往往贸易顺差,储蓄率较低的国家,往往是贸易逆差。


如果中美贸易摩擦持续,谁会从中受益?


哈继铭博士梳理了中国对美国出口占比最高的八类产品,发现墨西哥、越南、以及加拿大在这些产品上有较强替代性。此外,印度是美国资本一个相当重要的对外投资目的地国。

哈继铭博士认为,短期来看,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替代中国这么深厚的产业链,但是,假以时日,不确定性会增大。


对于如何缓解中美贸易摩擦,哈继铭博士谏言,“中国就应该花小钱办大事”,鼓励中国企业在美国铁锈带地区投资,建立大规模的食品、乳制品、水果加工企业,雇佣当地工人,用当地原材料,生产出的产品全部回中国,一石三鸟——解决美国绣带地区就业问题;降低美国贸易逆差;满足中国老百姓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